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舒元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舒元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秋叶泫露的意思?
词语发音:
xuàn lù
基本解释:
引用解释
1.滴露,降露。 北齐 刘昼 《新论·言菀》:“春葩含日似笑,秋叶泫露如泣。” 唐 舒元舆 《牡丹赋》:“或带风如吟,或泫露如悲。” 宋 丁宥 《水龙吟》词:“未更深,早是梧桐泫露,那更度,兰宵永!”
2.滴落的露水。 宋 王安石 《秋夜》诗之二:“浮烟暝緑草,泫露冷黄花。” 清 姚鼐 《偕一青仲郛应宿登城北小山至夜作》诗:“泫露亙天垂,巨壑当巖泻。”
泫的组词
露的组词
败露 暴露 表露 初露 初露锋芒 出头露面 风餐露宿 锋芒毕露 揭露
唐朝是我国最鼎盛的时期,整个唐朝有哪些名相?
唐朝名相实在是太多了,尤其是贞观朝的房玄龄、杜如晦、魏征,其他如长孙无忌、李靖、李世勣、褚遂良、郭子仪等等都是一时之名相。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唐朝是群相制度,三省长官都被视为宰相,《新唐书·百官一》载:“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以宰相职也。”
而终唐一世,宰相制度更是屡经变化,初以三省长官即尚书令、门下侍中、中书令为宰相,武德初,李世民曾为尚书令,此后臣子不敢居此位,乃以尚书令之副手左右仆射代为长官,这是宰相制度之一变。
贞观后期,以官员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参议朝政为宰相,《旧唐书·太宗纪》载:“贞观元年九月,御史大夫、检校吏部尚书、参预朝政、安吉郡公杜淹署位。”而《新唐书·百官志》则谓的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因侍中、中书令皆是三品,如果尚书仆射不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则只管尚书省本省之事,至此,尚书省长官已经退出宰相之列,不再决策,只是执行。此是宰相名称之又一变。后来,行宰相权职的品秩则一再下降:由三省长官,降为三省之副,再降为四品以下皆可“参知政事”。
高宗永淳年间,“与中书、门下同承受进止平章事”,又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给非侍中、中书令而参议朝政者,这是宰相名号之又一变。
天宝之后,如果官员资历稍浅,而充当宰相,便会以中书、门下两省之副中书侍郎、门下侍郎或者其他官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作为宰相之名称,而侍中、中书令则不常设。
因此,杜佑在《通典》中指出:“大唐侍中、中书令是真宰相,其余以他官参掌者无定员,但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及平章事、知政事、参知机务、参与政事及平章军国重事之名者,并为宰相。亦汉行丞相事之例也。”
可见,唐朝宰相称谓也非常繁多,杜佑所列出的就有8种之多,侍中、中书令、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知政事、参知机务、参与政事及平章军国重事等。而尚书省左右仆射初始也有宰相之名,三省长官有一段时间或改为纳言、內史、左相、右相、黄门监、紫微令等。
而检索史籍,有学者统计,唐朝宰相有20多种名称。
首先就是三省长官。即尚书省的尚书令(或尚书左、右仆射)、中书省的中书令和门下省的侍中。正如《新唐书·百官一》所云:“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神龙元年(705年)五月,豆卢钦望升任尚书左仆射,“既不言同中书门下三品,不敢参议政事。数日后,始有诏加知军国重事”,他才真正履行宰相之责。此后,“空除仆射,不是宰相,遂为故事”。
知政事。如武德元年(618年)六月,唐高祖李渊即位,以原相国府长史裴寂为尚书右仆射,知政事。麟德二年(665年)十月,带方州刺史刘仁轨为大司宪,兼知政事。
参豫(预)朝政。贞观元年(627年)九月,御史大夫杜淹检校吏部尚书、参豫朝政。“他官参豫政事自此始”。
参议朝政。萧瑀为御史大夫,与宰臣参议朝政。右卫大将军侯君集为兵部尚书,参议朝政。平章政事。贞观八年(634年)十一月,尚书右仆射李靖以疾辞官,诏授特进,“每三两日至门下、中书平章政事”“平章事之名盖起于此”。
参议得失。贞观十年(636年)六月,侍中魏徵罢为特进,仍知门下省事,朝章国典,参议得失。
参知政事。永徽六年(655年)七月,中书舍人李义府守中书侍郎,参知政事。显庆四年(659年)五月,兵部尚书任雅相、度支尚书卢承庆并参知政事。
专知(典)机密。贞观十六年(642年)正月,中书舍人兼侍郎岑文本为中书侍郎,专知(典)机密。
同掌机务。贞观十九年(645年)二月,诏皇太子留定州监国:开府仪同三司高士廉摄太子太傅,与侍中刘洎、中书令马周、太子少詹事张行成、太子右庶子(一称左庶子)高季辅五人同掌机务。
又有参知(豫)机务、参掌机密、知中书(西台)事、同知政事(同知军国政事)、与中书门下同承受进止平章事、军国重事中书门下平章、平章军国重事、参谋政事、知军国重事、知门下省事、勾当中书事、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同平章事)。
但是,这20多种称谓中,只有三省长官(尚书令或尚书左右仆射、中书令、侍中)才是正式的宰相名称,又称作真宰相、正宰相。因为他们名列国家正式编制,既有品秩,又有定员。而其余都属于临时差遣的官号,名不列国家正式编制,既无品秩,又无定员,但却有宰相之实权,所以柏杨称之为“实质宰相”。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舒元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舒元舆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