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伏胜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伏胜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伏生多少岁还在齐鲁之间传播尚书?
80多岁
在伏生80多岁的时候还在齐鲁之间传播《尚书》。 伏生(伏胜,字子贱),生于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卒于汉文帝三年(前161年),享年100岁。 秦时焚书,于壁中藏《尚书》,高祖死后,惠帝登位,正式废除了禁书令。汉惠帝四年(前191年),除“挟书律”。伏生掘开墙壁发现尚有29篇保存完好,于是伏生便用这二十九篇《尚书》私自教授起学生来。
伏生壁藏《尚书》并将其传播的事迹传到朝廷,汉文帝非常重视,欲召他进朝,但此时伏生已年愈九十,不能出行,于是教授给晁错让他代替传授,以教齐鲁之间。
伏生80多岁还在齐鲁之间传播尚书。
伏生(前26伏生别名伏胜伏生,名胜,字子贱,秦朝济南郡邹平人。自幼嗜古好学,博览群书,对《尚书》研读尤精,为儒学博士。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下令禁止民间私藏经书,伏生冒诛杀之罪,将《尚书》匿藏于壁中。
伏生系孔门弟子轌子贱后裔。秦统一后,朝廷设博士70员以备顾问,伏生即为其一。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焚书坑儒时,伏生冒着生命危险,暗将述录唐尧、虞舜、夏、商、周史典的《尚书》藏在墙壁之夹层内,由此逃避焚烧之难。秦亡汉立,儒家学派逐渐复兴。
汉惠帝四年(前191年),除“挟书律”。伏生掘开墙壁发现尚有29篇保存完好,这便是成为中国古代史宝贵资料的《尚书》。
伏生壁藏《尚书》并将其传播的事迹传到朝廷,汉文帝非常重视,欲召他进朝,但此时伏生已年愈九十,不能出行。于是文帝派时任太常掌故之职的晁错到章丘伏生家中,当面授受。伏生因年迈不能像正常人那样说话,他的话只有其女羲娥才能听懂,只好先由伏生言于其女羲娥,再由羲娥转述给晁错。终于将伏生胸藏《尚书》整理记录下来,补叙出所失篇章,才使《尚书》得以完整流传
伏生80多岁还在齐鲁之间传播尚书。
伏生(公元前260年-公元前161年),名胜,字子贱,出生于济北郡(今山东滨州邹平县韩店镇苏家村),孔门弟子轌子贱后裔,西汉经学者。
秦时焚书,于壁中藏《尚书》,汉初,仅存二十九篇,以教齐鲁之间。今文《尚书》学者,皆出其门,世传的今文《尚书》皆出于他。
尚书伏生护书传书的故事?
伏生是秦汉经学大师,今文《尚书》的传播者。他曾做过秦朝的博士。秦赢政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始皇颁布禁书令,伏胜将一部《尚书》偷藏于夹壁墙内。此后,在秦末汉初兵荒马乱的岁月里,他一直离乡背井。
秦亡汉兴,时势安定后,伏胜回到家中,从墙中取出了《尚书》。由于水蚀虫蛀,百篇《尚书》只剩下了29篇。他把仅存的《尚书》抄录整理,广招弟子,进行传授。齐鲁一带的儒生纷纷拜他为师,“学者由是颇能言《尚书》,诸山东大师无不涉《尚书》以教矣”。(《史记·儒林列传》)汉惠帝时恢复了儒家经书的合法地位。汉文帝时,刘恒想找能治《尚书》的学者,结果朝内外竟无人能传此书。后来听说伏胜能讲《尚书》,便准备召他进朝传授。但这时伏胜已90多岁,行走困难,无法应召。文帝下诏让主管宗庙礼仪、文化教育的太常掌故晁错到济南伏生家中学习《尚书》。
伏胜这时因年事已高,言语喃喃,晁错很难听明白,伏胜便让女儿羲娥在一旁代为解说。由于方言的缘故,传授过程异常艰难。经过数月的努力,晁错终于将《尚书》学完并记录下来。
伏胜传授的文本,就是传之后世的今文《尚书》,即用汉代通行的文字隶书写定的《尚书》。
伏生与尚书原文?
伏生,一作伏胜,生于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卒于汉文帝三年(前161年),西汉经学者。字子贱,西汉济南(今山东滨州市邹平县韩店镇苏家村)人,曾为秦博士。秦时焚书,于壁中藏《尚书》,汉初,仅存二十九篇,以教齐鲁之间。文帝时求能治《尚书》者,以年九十余老不能行,乃使晁错往受之。西汉今文《尚书》学者,皆出其门。
半人神枪实力排名?
辉矽圣洲 伏胜天君『混元天君』第二
辉矽圣中洲 艾斯圣尊『圣尊』第三
半人神枪 第七
穻临圣洲 徐柏竹
穻临圣西洲 伯夷天君『混元天君』
公明交易城 雾书法尊『法尊』
罪恶 黑暗金乌『究极道皇位』
伏胜是孔子学生吗?
伏胜不是孔子学生,伏胜是战国末期,秦国博士,与孔子相差400多年。
孔子,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出生于鲁国陬邑,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后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等,“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伏胜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伏胜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