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杭州以前叫什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6个相关介绍杭州以前叫什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西湖在古代叫什么?
1.西湖文化名字由来:
杭州西湖的名称,最早据东汉班固《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记载:“武林山,武林水所到之处出。东入海,行八百三十里”。 一般认为,武林山即今灵隐、天竺一带群山的总称,而发源于这一带的南涧,北涧等山涧汇合为金沙涧,东流注入西湖,是西湖最大的天然水源。因此“武林水”之名是最早见于记载的西湖的名字。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县南江侧,有明圣湖,父老传言,湖有金牛,古见之,神化不测,湖取名焉”。此时衍生出西湖较早的另外两个古称:明圣湖和金牛湖。
出现“西”湖之称,是由于早前的钱塘县城,隋以后从位处西湖之西,迁建到西湖之东,也就是原来在城东的钱塘湖,现在位于城西了。湖居城西,故名西湖,这和全国其他地方同名西湖者是一样的。至迟在唐代,“西湖”这个称呼已经被频繁使用,同样是白居易诗文,就经常用“西湖”一词,如其诗题有《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西湖别》等等。
北宋诗人苏轼(东坡)在他的名篇《饮湖上初晴后雨》诗中咏“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千古绝唱后,西湖又有了西子湖的美名。
除上文提及的名称外,西湖尚有众多别名,如:龙川、钱源、石函湖、放生池、上湖、高士湖、明月湖、美人湖等等。每个别名,各有来历。
杭州为什么叫吴州?
杭州在周朝以前,属于“扬州之域”。传说在夏禹治水时,全国分为九州,长江以南的广阔地域均泛称扬州。公元前21世纪,夏禹南巡,大会诸侯于会稽山(今浙江绍兴),曾乘舟航行经过这里,并舍其余杭(“杭”是方舟)于此,故名“余杭”。一说,禹至此造舟以渡,越人称此地为“禹杭”,其后,口语相传,讹“禹”为“余”,乃名“余杭”。
春秋时,吴越两国争霸,杭州先属吴,越灭吴后,属越。战国时,楚灭越国,杭州又归入楚国的版图。
秦统一六国后,在灵隐山麓设县治,称钱唐,属会稽郡。《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这样的记载:“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过丹阳,至钱唐,临浙江,水波恶……。”这是史籍最早记载“钱唐”之名。现在的市区,当时还是随江潮出没的海滩,西湖尚未形成。
西汉承秦制,杭州仍称钱唐。新莽时一度改钱唐为泉亭县;到了东汉,复置钱唐县,属吴郡。这时杭州农田水利兴修初具规模,并从宝石山至万松岭修筑了第一条海塘,西湖开始与海隔断,成为内湖。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杭州为吴国的吴兴郡,属扬州。因外族相继入侵,晋室南迁,促进了江南和钱塘江两岸经济文化的发展。这时,西湖已有“明圣湖”、“金牛湖”之称。东晋咸和元年(326),印度佛教徒慧理在飞来峰下建了灵隐寺,这不仅是西湖最古的丛林建筑,也是江南最古老的名刹。随后有方士许迈及葛洪等人在武林山下、韬光、宝石山一带进行写书、炼丹等活动,传播宗教,西湖名山胜水也渐次开拓。梁武帝太清三年(549),升钱唐县为临江郡。陈后主祯明元年(587),又置钱唐郡,辖钱唐、于潜、富阳、新城四县,属吴州。
五代时的吴越国(公元907年-978年)在杭州建都。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高宗南渡至杭州,升杭州为临安府。绍兴八年(1138年),南宋正式定都临安,历时140余年。民国元年(1912年),原钱塘、仁和县并置杭县。民国十六年(1927年),划杭县城区等地设杭州市,杭州置市始此。
杭州在南宋以前叫什么?
很高兴受到悟空问答的邀请,爱历史的我又来了!
既然要知道南宋以前叫什么名字,那么南宋时期名字是临安,也就是南宋的都城!不过它还有几个曾用名,扬州、余杭、钱塘等等!当然也处于不同朝代!
扬州
按古语说法,在周朝之前,天下分为九州大地,周朝时期,杭州就出现在地图上,叫做扬州。并且当时长江以南很大区域都是扬州。并不单独指杭州一处地方。不过当时还比较靠近内地,随着海岸线变迁,逐渐临海,成为如今的海边杭州。
余杭
相传,夏朝君王大禹路过如今的会稽山,并在河中泛舟,赐名为“余杭”,其中的杭字在古汉语解释为方舟的意思,这是传说的命名!余杭之名一直存在于隋朝之前!
钱塘
大家一定会想到钱塘江,没错,钱塘之名确实和江河有关!
秦始皇举兵统一六国后,在如今杭州边的灵隐山设立县治所,因为秦始皇出巡过程中,路过钱塘,波涛汹涌,遂将治所名为钱塘,也就是先在的杭州。当时由于地理条件决定的,并且现在杭州市区也是钱塘江多次冲刷形成的!
杭州
其实,在唐朝时,就已经有杭州之名了。唐朝建立后,将原隋朝设立的杭州设为杭州郡,公元621年,朝廷又颁圣旨,改杭州郡为杭州。并且当时杭州的海外贸易及其造船工业与泉州相匹敌!
临安
宋代北方政权南移后,公元1129年,朝廷下令将杭州郡升为临安府,并且成为了南宋政权的都城。南宋多次对外贸易都从临安为起点,临安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南宋海外贸易收入。泉州与杭州成为南宋两大通商口岸,地理位置十分特殊!
如今的杭州更加发达与便利,丰富的历史文化也激荡着这座千年文化名城!
浙江以前叫什么?
浙江在先秦时期为吴越属地,秦为会稽郡属地,至唐设浙江东道及西道,五代立吴越国,宋置两浙路;元代属江浙等处行中书省,明代朱元璋正式分立浙江行中书省,清康熙初年,改为浙江省,建制至此确定。
浙江,中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杭州,是吴越文化、江南文化的发源地,被称为“丝绸之府”、“鱼米之乡”,因境内最大河流钱塘江曲折蜿蜒,被称为“折江”即“浙江”,省以江名。著名景点有西湖、楠溪江、普陀山等。浙江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地跨北纬27°02'一31°11',东经118°01'一123°10'。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与江西、安徽相连,北与上海、江苏为邻。浙江东西和南北的直线距离均为450公里左右,陆域面积10.55万平方公里,为中国的1.1%,是中国面积较小的省份之一。
北宋时杭州被称为什么?
临安。杭州在唐朝时候为钱塘县,在宋朝时杭州被称为临安府,在元朝至元二十六年朱元璋改为杭州府。明朝一直沿用为杭州府。杭州自秦朝设县治以来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曾是吴越国和南宋的都城。杭州因风景秀丽,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1. 北宋时杭州被称为“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
2. 这是因为北宋时期,杭州是中国最重要的商业和文化中心之一。
它位于运河和海港之间,交通便利,商业繁荣。
同时,杭州还是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文化氛围浓厚。
3. 杭州的繁华不仅体现在经济上,还体现在文化艺术、科技发展等方面。
北宋时期的杭州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城市,吸引了大量人才和资源,因此被称为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
杭州市在春秋时曾是那各诸侯国的管辖地?
杭州在周朝以前,属于“扬州之域”。传说在夏禹治水时,全国分为九州,长江以南的广阔地域均泛称扬州。公元前21世纪,夏禹南巡,大会诸侯于会稽山(今浙江绍兴),曾乘舟航行经过这里,并舍其余杭(“杭”是方舟)于此,故名“余杭”。一说,禹至此造舟以渡,越人称此地为“禹杭”,其后,口语相传,讹“禹”为“余”,乃名“余杭”。
春秋时,吴越两国争霸,杭州先属吴,越灭吴后,属越。战国时,楚灭越国,杭州又归入楚国的版图。
秦统一六国后,在灵隐山麓设县治,称钱唐,属会稽郡。《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这样的记载:“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过丹阳,至钱唐,临浙江,水波恶……。”这是史籍最早记载“钱唐”之名。现在的市区,当时还是随江潮出没的海滩,西湖尚未形成。
古镇绍兴位于浙江省中北部,古称会稽,始建于公元490年,春秋时代为越国都城,南宋时两度作为临时首都。
总之,春秋战国时期的杭州叫“余杭”;越国的都城是会稽,当时的地名为会稽,现在的地名为绍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杭州以前叫什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杭州以前叫什么的6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