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茅元仪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6个相关介绍茅元仪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古代从军的人,要随身带哪些药?
要带上“定心丸”,且是古代军中的必备之药。
古代战争很残酷,刀光剑影,人喊马嘶,受了战伤,痛苦自不待言。所以要治好伤,首先要恢复心神的安定。于是就有专门研制了用于安定心神的药丸。取名“定心丸”。研制者是明代军事家茅元仪。现在人们经常用“吃了定心丸”一语来比喻思想、情绪得到了安定。宁远之战?
宁远大捷为明清战争的一部分,是天启六年正月明朝和后金之间进行的一场战役,在宁远之战中,明军在主战场宁远获胜,在分战场觉华岛失利,但总得来说是胜利的,这也是首次明军打败后金军。
此战役为袁崇焕修建宁远城完工不久,后金对宁远发动的进攻。当时明军不到一万人,但凭坚据守,袁崇焕采纳茅元仪等人的建议,使用了当时先进的葡萄牙制红夷大炮,明军以炮护城,以城卫炮,大败金军,直至退到龙官寺暂息,面对明军的炮火,后金无计可施,随改变进军路线,转而进攻明军粮料重地觉华岛,但由毛文龙袭击永宁后,后金军由觉华岛撤军,暂告一段落。
我国现存最早的航海书?
《郑和航海图》原名是《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因其名冗长,后人简称为《郑和航海图》。
原图呈一字形长卷,收入《武备志》时改为书本式,自右而左,有序一页,图面二十页,最后附'过洋牵星图'二页。该图是郑和下西洋的伟大航海成就之一。它是在继承前人航海经验的基础上,以郑和船队的远航实践为依据,经过整理加工而绘制的。这本图集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航海图集。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航海图集是《郑和航海图》,其原名为《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这份图集是对郑和下西洋航路的记录,所以它是研究郑和下西洋的重要资料。
明代航海图籍。原名《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后人多简称为《郑和航海图》。该图是对于郑和下西洋航路的记录,约成于洪熙元年(1425)至宣德五年(1430)间。
原图为自右而左展开的手卷式﹐茅元仪收入《武备志》卷二百四十后改为书本式﹐共二十四页﹐包括茅元仪序一页﹐图二十页﹐《过洋牵星图》二页(四幅)﹐空白一页。郑和航海图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航海图集,也是研究郑和下西洋的重要资料。
我国现存最早的航海图集是《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后人多简称为《郑和航海图》。
该图是对于郑和下西洋航路的记录,全图以南京为起点,最远至非洲东岸的慢八撒,图中标明了航线所经亚非各国的方位、航道远近、深度、以及航行的方向牵星高度。
明军常用冷兵器?
明代军队虽然装备大量火器,但军中仍装备许多长柄的大刀,主要用来砍马。公元1467年(成化三年)令:原造长枪的,每三枪改造磨扎大砍刀一把。公元1500年(弘治十三年)令:各司府造斩马大刀9,400把,解交兵部备用。腰刀也是明军主要短兵器。茅元仪(明代人)在《武备志》中说:宋朝通用的八种军刀,今所用惟四种。“即长刀、短刀、钩镰刀、偃月刀。后一种以之操习示雄,实不可施于阵也。
“腰刀”一词最早见于记载北朝史事的(魏书·傅竖眼传),系指佩挂于腰间之刀,也即佩刀。但在宋代以前,这个名称很少见使用。及至明代,腰刀之称开始流行起来,到明代晚期和清代,就非常盛行了。明清腰刀,一般长约一米,装有椭圆形护格,刀体较窄。刀身微弧,两面有血槽,锋端尖利,柄首无圆环,以劈砍为主,也可刺击。这种刀型,当是唐代横刀的自然发展。传世有一件明代名将戚继光的腰刀,打造精良,刀身銮刻“登州戚氏”(戚家世袭登州卫指挥全事),是非常典型的制品。
明清时期,腰刀是最主要的短柄武器。戚继光在所着(练兵实纪杂集)中指出,马、步兵皆需配备腰刀。这在明代小说《水浒传》中也有反映。如第三回写史大郎夜走华阴县:“史进和三个头领,全身披挂,枪架上各人跨了腰刀,拿了朴刀,拽扎起……大开了庄门,呐声喊,杀将出来”—这是步卒;第十二回写青面兽杨志北京城比武,他“去后厅取来衣甲穿了,拴束罢,带了头盔、弓箭、腰刀,手拿长枪上马,从厅后跑将出来”—这是骑兵。同书中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明朝最常用兵器是刀、盾和枪。虽然明朝已经大量列装了火器,但是大量的冷兵器还是装备于军队中。士兵是从百姓中招募,训练期短的特点贯穿整合明朝,为了保证基本战斗能力,军阵中长枪手和刀盾兵成为了主角,使用这两种武器的士兵,只要保证基本的军纪和掌握基本的几种技法,就能利用军阵的推进将威胁正面的敌人击败。
冷兵器镗的类型?
镗,中国古兵器。始于明代,是由枪发展而来的,茅元仪《武备志》载:“此器自有倭时始用,在闽、粤、川、贵、云、湖皆旧有之,而制不同”。周纬《中国兵器史稿》也说:“镗兵之重要者为枪头齿翼月牙镗,长与月牙铲同;茅氏(茅元仪)注曰:以纯铁为之,盖恐用生铁则易折其翼也;镦亦有尖刀,可倒用为刺兵,左、右、中三面均可刺,其齿形镗则兼有碴兵、句兵之用,诚属利器,惟恐使用较难,须经过精细之练习耳。”镗在清代应用甚广,尔后,逐渐减少。 镗一般头的两边形似马叉,中间似剑状。它上有利刃,称正锋,长1尺半,尖锐如枪,横有弯股刃,两锋中有脊。锋与横刃互镶,并嵌于七、八尺长的柄上,柄下端有长约半尺的梭状铁钻。镗的形状较多,主要有:月牙镗、四节镗、五齿镗、三节镗、雁尾镗、雁翅镗、雁嘴镗、凤翅镏金镗、锯翅镗、金牛镗、燕子镗、凤翅镗、夜战镗、牛头镗、燕子镗、雷震镗等。 镗长而重,多为力大身高者使用。使用时多是两手交换,有时左把在前,有时右把在前。它的基本技法有:捕、折、翻、撩、勾、捅、捞、咬、拨等。
镗既长又重,因此对使用者的身高有一定的要求,一般多为力大,身高高者使用,使用的时候也是两手交替,有时左把在前,有时右把在前,使用镗的技法有捕、折、翻、撩、勾、捅、捞等,舞起来虎虎生威,颇具风范。
镗的种类较多,形状各不一,根据记载,常见的镗有月牙镗、四节镗、五齿镗、凤翅镏金镗、锯翅镗、燕子镗等,相传隋朝大将宇文成都就是使用的凤翅镏金镗,十分威猛,其武力仅次于李元霸,他使用的凤翅镏金镗重达320斤。
军事家茅元仪有什么贡献?
作者:王成伟 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武备志》书影)
茅元仪(1594—1640),字止生,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人,明朝末年著名的军事家、诗人、学者,文学家茅坤之孙,一生著述颇丰,编有兵学类书《武备志》240卷,著录诗文近千卷。关于茅元仪的生平,钱谦益在《列朝诗集小传·茅待诏元仪小传》中有所记载,勾画出茅元仪坎坷激荡的一生,他青年时期继承家学,但屡试不第,醉心于风月,中年时期抵御后金,却屡遭陷害,后被放逐福建,最终忧愤而死。
在茅元仪短暂的人生中,最值得一提的便是他的军事贡献。作为军事家的茅元仪,《武备志》可以说是茅元仪军事研究的结晶,茅元仪的军事贡献基本上也蕴含于《武备志》一书中。茅元仪的《武备志》共分为《兵诀评》《战略考》《阵练制》《军资乘》《占度载》五门,是晚明时期的军事百科全书。明朝末年,北部边疆不断受到游牧民族的袭扰,东南沿海倭患横行,国家内部军队管理混乱,流民问题日益加剧,一系列内忧外患激发了当时文人谈兵的热潮,文人对军事的参与度也得到提高,尤其是茅元仪在进入孙承宗的幕府之后,更是为茅元仪军事才能的发挥提供了平台。在晚明严峻的军事形势下,士人和将领都迫切需要一部军事类的普及读物,而《武备志》的诞生,恰好满足了当时社会上的需求。
(明代倭寇侵扰图)
茅元仪的《武备志》在保存中国古代军事文化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其一,茅元仪收录了部分濒临失传的武器使用方法。在《阵练制》中,茅元仪收录了各种刀、剑、棍等武器的使用方法,同时以口诀和图像辅助,这种图文并茂的解说方式,使后人在理解传统武器使用技法上能够减少误差,更好地传承中国古代兵法。其二,茅元仪的《武备志》保存了大量边疆和民族的相关史料,《占度载》一篇中尤为集中。明朝末年北方边患日益严峻,使茅元仪对明朝与游牧族群的军事冲突格外重视,他对北方九大边镇和朵颜三卫等军事部落的记载十分详细,为后世认识明末的北方军事防线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其三,收录了《郑和航海图》,为中国航海史的史料保存作出突出贡献。《武备志》共收录20余页《郑和航海图》,详细记载了郑和下西洋途径的地名、地形和地貌,并绘制出大量航线。图中还表现出郑和的远洋船队是利用“牵星术”进行定位和导航的,可见罗盘导航为郑和的远洋航行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持。
(《武备志·占度载》书影)
作为军事家的茅元仪,身处内忧外患的明朝,能够敏锐地觉察到中国社会潜藏的军事危机,对北方边患和流民起义问题都有着十分深刻的认识。《武备志》的编纂,是茅元仪军事理论和军事思想的结晶,集中体现了明末知识精英对那个时代的军事问题的总体理解,对明朝末年的军事建设具有很强的实用意义。
参考文献:
1. 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2. 任道斌:《茅元仪生平、著述初探》,《明史研究论丛》(第三辑),1985年;
3. 赵娜:《茅元仪<武备志>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所,2013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茅元仪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茅元仪的6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