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蒋琬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蒋琬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三国演义蒋琬扮演者?
答:刘宏坤。
蒋琬,字公琰。零陵(今湖南省祁东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宰相。与诸葛亮、董允、费祎合称“蜀汉四相”。
蒋琬初随刘备入蜀,被任命为广都长,后因不理政事激怒刘备,在诸葛亮的劝说下,蒋琬免于一死,后重新被启用,诸葛亮将其悉心培养,并密表刘禅可以作为诸葛亮的接班人。
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死后,蒋琬继其执政,拜尚书令,又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再迁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延熙元年(238年),受命开府,加大司马,总揽蜀汉军政。曾制定由水路进攻曹魏的计划,但未被采纳。延熙九年(246年)病卒,谥号“恭”。
蒋琬掌权多久?
蒋琬,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去世,蒋琬继其执政,拜尚书令,又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再迁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延熙元年(238年),受命开府,加大司马,总揽蜀汉军政。
延熙九年(246年),蒋琬病逝,谥号为恭。
共执政12年。
蒋琬墓为什么在绵阳?
延熙六年(244)十月,蒋琬进驻涪县,后因疾转增剧,不能理事,朝廷遂任命尚书令费祎为大将军,代理军国大事。延熙九年(246)蒋琬卒于涪县(今绵阳市涪城区),谥号为“恭”。蒋琬卒后葬于涪城西山(今四川绵阳西山),墓前有一通高2米的石碑,上书“汉大司马蒋恭侯墓”。墓侧有蒋恭侯祠、蒋琬铜像及安阳亭等。
三国后期蒋琬与诸葛亮相差多少岁?
三国后期蒋琬与诸葛亮相差12岁。
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三国时期蜀汉宰相。与诸葛亮、董允、费祎合称“蜀汉四相”。 初随刘备入蜀,被任命为广都长,后因为不理政事激怒刘备,在诸葛亮的劝说下,蒋琬免于一死,后重新被启用,诸葛亮将其悉心培养,并密表刘禅可以作为诸葛亮的接班人。
孔明之后的三国,蜀汉乱世,蒋琬如何比得过了杨仪?
丞相的职责,在于辅佐天子,率领百官各得其所,处理国家千头万绪之事。诸葛死后,蜀汉废丞相制,以大将军总军,尚书令主政,蒋琬先封尚书令,后以大将军录尚书事总揽军政,事实上的诸葛亮接任者。论个人能力,杨仪未必不如蒋琬,诸葛亮北伐,杨仪为大军制订规划,筹措准备粮草,内政事务各事不用过多的考虑,言出令指,若符节拍“亮数出军,仪常规画分部,筹度粮谷,不稽思虑,斯须便了”。诸葛亮一直很欣赏,但他有严重缺点,自以为才高,不能容人,特别例子便是与魏延积不相能,形同仇人,杀死魏延一事把他的弱点无限放大在蜀汉君臣眼前,魏延一死,杨仪更无可能继任掌握蜀汉大权了,两朝元老就这么干掉,谁会服气?
蒋琬的上位也是诸葛亮的意思,看诸葛亮对蒋琬杨仪的使用,可见轻重高下,杨仪偏重军事后勤筹划,蒋琬担负后勤粮草、兵员征集、运输调度几个方面,举重若轻处事得当,诸葛亮激赏说,你应该和我合力重兴汉室。这是对朋友同事的说话。(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生前还多次密奏后主刘禅说,臣如果在北伐中有万一,蒋琬可以接替我“而亮平生密指,以仪性狷狭,意在蒋琬,琬遂为尚书令、益州刺史”。而从杨仪在蒋琬上位后的表现,也可见他不可以重用,他以为资历比蒋琬老而位在他之下,便按捺不住,口吐狂言,愤怒不已,这不是一个能掌国家大政的人。
三国演义的庞统任县令怠政,刘备大怒的事,其实是移植史实上蒋琬的,蒋琬大材小用当县令,便不理政事,刘备要杀他,是诸葛亮劝阻说,蒋琬是社稷之器,而非百里之才,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大才不可失去。(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刘备取汉中后才重新启用,直到刘禅继位,在诸葛亮的提携下,蒋琬大才得以展露,渐为人们所敬服。蒋琬也没有辜负诸葛亮,蜀汉在诸葛死后,朝野恐慌,以为大厦将倾,蒋琬上任后有条不紊处理国政,使秩序恢复得井井有条,安定内外人心。
蜀汉四相后三相,只有蒋琬的战略及施政能接近诸葛亮,也同有兴复汉室的理想。其他人相差很多,费祎失之武功,董允比费祎更逊一筹。而蒋琬执政时,既修内政,也行武备,屡次探索北伐之路,多次命令姜维率偏师西进,因之前北伐败于后勤运输,便打算沿汉水、沔水东下,与孙吴东西夹攻,先攻取魏国的上庸魏兴二郡,可惜因病未能成行,不久身死,他掌控蜀汉国政期间,内外安然,上下悦服。这是不能容人的杨仪所无法做到的。
正是因为乱世之中,蜀汉又人才凋零,更加需要一个有胸怀的人物来接诸葛亮的班,才能保持蜀汉还能团结一致,上下一心,不至于因为内斗导致迅速灭亡。单纯从这一点来说,把杨仪吹破大天,也比不过蒋琬的,诸葛亮自然会要选择蒋琬为接班人。更何况,蒋琬的才能一点也不比杨仪差,就连费祎都要“略以琬比”《资治通鉴.魏纪七》,而杨仪论智谋还比不上费祎。所以,蒋琬的能力可能要超过杨仪不少。
蒋琬是荆州士人,跟随刘备入蜀,被刘备安排为广都长,但是,蒋琬在任上不理事务,终日喝酒。刘备大怒,差点把蒋琬给砍了,不过,让诸葛亮给阻止了,并说蒋琬是非百里之才。出现不理事务,这种状况的蜀汉大臣有两人,一个是庞统,一个是蒋琬,而被诸葛亮说成了百里之才的也有两人,同样是庞统和蒋琬。可是为何庞统和蒋琬都不理事务呢?很简单,他们所处的县治本来就是清平的状态,胡乱人为制造政绩,不但劳民伤财,而且还破坏了当地的固有的格局,那又何必乱搞呢?不如喝酒。君不见西汉初年的“萧规曹随”。所以,蒋琬是一个十分睿智,有政治头脑的人物,得到诸葛亮的赏识,就不奇怪了。
蒋琬除了有才,更重要的就是为人有风度,能容人了。蒋琬的本传就记载了,举茂才时,蒋琬固让刘邕,阴化等人。蒋琬任录尚书事,又加大司马开府时,可谓位高权重,但是东曹掾杨戏对蒋琬是爱理不理的,蒋琬也没有责怪。顺便提一下,东曹掾可是蒋琬开府中的直接下属,蒋琬自己都当过此职。这要是发生在杨仪身上,能想象吗?更不用说,蒋琬掌权好,和费祎,马忠,王平,姜维等人密切配合,虽然依然不能打开北伐局面,但至少让蜀汉保持着一定的实力。
而杨仪除了资历外,其他都不能和蒋琬比。杨仪是在荆州时,投靠的关羽,被派入蜀中见刘备,于是得到刘备的赏识。所以,杨仪本传中才说,杨仪为尚书时,蒋琬只是尚书郎,所以,杨仪资历比蒋琬高。但是,杨仪就是坏在性格上,到处和同事搞得不愉快,结果官位被蒋琬超过了。杨仪为尚书跟随刘备东征,不久就和上司尚书令闹不和,被刘备调走,遥领弘农太守,等于被闲置了。直到诸葛亮南征南中,爱惜杨仪才华,才启用他为丞相府参军,署以府事,到了230年,杨仪和蒋琬同为丞相府长史,地位差不多了。所以,杨仪是有才,却恃才傲物,先和魏延闹矛盾,又诬陷魏延,导致蜀汉损失一大将,后又眼红蒋琬的地位,最后自杀身亡。
可是为什么说杨仪连费祎都不如,更比不上蒋琬呢?因为,在杨仪和魏延的矛盾中,费祎自然要帮杨仪,是因为杨仪是丞相府长史,代表着诸葛亮。后来,费祎又把杨仪的“不臣之言”禀告朝廷,是因为杨仪的抱怨,不但针对了蒋琬,甚至说出投靠曹魏,这种毫无政治头脑的话,这就怪不得费祎了。所以,论政治和为人,杨仪连费祎都不如,更不用说蒋琬了。
如果我们抛开《三国演义》,仔细分析蜀汉便会发现,其实蒋琬的才干并不必诸葛亮逊色多少,而且他还是与诸葛亮、董允、费祎并称为“蜀汉四相”。
在诸葛亮的《出师表》中,曾向刘禅推荐了郭攸之、费祎、董允以及向宠四人,而在此四位贤良之后,能堪当大任者,也就数杨仪和蒋琬了。诸葛亮领兵北伐期间,重用的主要的杨仪、费炜和姜维,开始疏远和提防魏延。
尽管蒋琬没有被调往前线,但却是诸葛亮刻意安排在后方的心腹。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进军汉中,筹划北伐,他命蒋琬和与张裔一起留守丞相府;到建兴八年(公元230)时,蒋琬已经全权负责丞相府事宜,并肩负着向前线输送粮草辎重的重任。
由此可以看出,除了带在身边的杨仪、费炜、姜维等人,诸葛亮最为器重和信任的人,就是蒋琬。而事实证明,在诸葛亮北伐期间,蒋琬均十分出色地完成了后勤保障任务。就这一点来讲,蒋琬是一个值得信任且颇具才干的人。
再反观杨仪,他虽然曾是诸葛亮身边的红人,但却过于残忍,而且具有严重的性格缺陷,不仅小肚鸡肠,还喜欢信口开河。
诸葛亮临终安排后事时,杨仪大权总揽,魏延被孤立。后来魏延和杨仪彻底闹翻,杨仪命马岱击杀了魏延,之后又灭了魏延三族。事实上,魏延与杨仪之间的冲突,虽然责任主要在魏延,可魏延终究是追随刘备的功臣,也罪不至死,可杨仪斩尽杀绝,自然引发了刘禅的不满。
诸葛亮死后,杨仪又诛杀了魏延,原本以为自己会大权独揽,可是没想到受重用的却是蒋琬:
建兴十二年(234年),蒋琬被任命为为尚书令,不久又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迁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
面对蒋琬的被重用,杨仪心中十分不悦,便开始发牢骚,说了早知如此不如率大军投靠曹魏这样的话。当这些话传到刘禅耳中后,杨仪自然遭受罪责。结果杨仪见自己大势已去,索性还就自杀了。
所以说,在诸葛亮生前,虽然杨仪的官职高于蒋琬,而且资历更老,还除去了政敌魏延,但正因杨仪太过残虐,才引发了刘禅的防备。可反观蒋琬,在诸葛亮北伐期间,他坐镇丞相府,为大军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而且为人正直宽和,自然备受重用了。从这一点来讲,刘禅还是知人善任的,并非像《三国演义》中所讲的阿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蒋琬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蒋琬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