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泉州一带农历七月家家都在门口挂一个灯笼,啥意思?
1、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俗称“鬼节”,节日的庆祝活动从农历七月初一开始,直到七月三十日,长达一个月。佛教与道教对这个节日的意义各有不同的解释,佛教强调孝道;道教则着重于为那些从阴间放出来的无主孤魂做“普渡”。
2、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泉州有一个独特的习俗,即在七夕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挂上一盏“七娘妈灯”。这种灯笼形状为长圆形,上面绘有七仙女的图案,下面还会挂上一串色彩斑斓的花串。如果当年有新生儿诞生或新婚夫妇,人们会在农历七月初开始悬挂灯笼,甚至将它挂在新房门口,寄托着对早生贵子的美好愿望。
3、可能是闽南的普渡日到了,那些纸灯笼叫做普渡灯。每年农历七月份,石狮各村落的“普渡日”陆续来临,七月初一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起灯脚”,大家在家门口挂上这样一盏“普渡灯”,当日黄昏,人们在各自门口摆上五味菜肴和酒、饭,进行祭祀。到了农历八月初一,则有“倒灯脚”的风俗。
4、起灯脚的习俗在闽南侨乡市镇农村尤为显著,每年七月初一,家家户户门口都会挂起竹片编制的灯笼,底座上置有小腊烛灯或油灯,上盖设计有出气孔和活动灯钩,方便悬挂。
5、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又称“鬼节”,俗称“七月半”。这一日,家家祭祀先人,烧楮钱纸衣。道家在道观作斋醮,僧尼在寺院作盂兰盆斋、备丰富的斋品,祭祀孤魂野鬼。沿九龙江畔的百姓祭祀更为有趣。夜幕降临,人们在河滩上摆上八仙桌,桌上供五牲或三牲祭品。
6、云是董永遇七仙女事。泉中亦有《仙女送》传奇,指此。”“七娘妈灯”是一种长圆形的灯笼,上面画着七仙女的图,一般在下面还挂上一串有各种颜色的花串。如果当年哪家有小孩出生,或者有刚结婚的新媳妇,在农历的七月初就开始悬挂灯笼,甚至是挂在新婚夫妻的新房门口,有早生贵子的愿望。
月半闽南风俗
月半即农历七月十五日为“月半”,也称“中元节”,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又称“亡人节”。烧月半就是一种在中元节的民间习俗,即烧钱纸。在闽南农历七月十五日是个隆重节日,与清明节一样重大的祭祖日子。
在闽南,外出的人们无论远近,都会在这一天“七月半不回无祖”,回家祭祖,除了祭祀品和焚烧纸衣外,还有焚烧楮衣的习俗,出嫁的女儿会回娘家祭奠。在中元节晚宴上,家人会预留位置以示祖先回家与子孙共度节日,而在建宁等地,人们会在家中挂祖先遗像进行祭拜。
闽南民间鬼魂崇拜的习俗中,比较典型的当为敬祭亡魂的“普渡”。 普渡节是福建闽南沿海地区(包括金门)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化现象,揉合了农历七月十五日道教中元节和佛教盂兰盆会而形成的传统民俗节日。 宋代泉州于中元节举行斋醮活动时,已把佛教的词语“普渡”转化为地方民俗的名词。
月半节是中元节。月半节,农历七月十四/五日,民间俗称七月半,佛教中称为“盂兰节”,有些地方俗称“鬼节”。
闽南七月十五风俗
1、为闽南农历7月了迎接这一时刻,闽南人会在祖公灵位前举行隆重闽南农历7月的祭拜活动,供奉廿四味大鱼大肉和丰盛饭菜,七月十五的祭祖日更是重要。在这一天,无论人们身处何方,都会回家祭祖,除闽南农历7月了供奉祭品和焚烧纸衣外,还有焚烧楮衣的习俗,出嫁的女儿也会回娘家祭奠。
2、闽南普渡是一种在福建省南部地区(如泉州、漳州、厦门等地)举行的民俗活动,通常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期间进行。这项活动融合闽南农历7月了佛教和道教的元素,旨在超度亡灵,祈求平安和吉祥。普渡活动包括祭祀祖先、放水灯、燃放鞭炮、烧香拜佛等仪式。其中,放水灯是最具代表性的仪式之一。
3、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闽南家庭会准备丰盛的祭品,如三牲、米粉、白酒等,以及一些特色小吃,如五香、炸枣等。 普渡节的习俗包括点香、烧金、放炮等,而挂“普度灯”则是旧时的传统,现多已被现代的电灯所取代。
4、农历七月十五日是中元节,也被称为鬼节或七月半。在中国闽南地区,这个节日被称作普渡节。普渡是一种揉合了道教中元节和佛教盂兰盆会的民俗文化现象。在这个节日里,闽南人会准备丰盛的菜肴和米饭,邀请亲友共享,以村、境或家庭为单位,轮流操办。
5、在传统的七月十五日,人们会祭祀祖先和进行普渡公仪式。现今,泉州地区几乎每天都会有角落进行普渡,但在七月十五日,所有角落的住户都会祭祀祖先而不进行普渡。普渡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竖旗·竖灯、普渡、重普,以及“结尾缘”等仪式。从六月开始,直至八月或十月,这些仪式有条不紊地进行。
闽南农历七月的重要节日:厦门普渡节?
1、农历七月十五日是佛教的盂兰盆节闽南农历7月,道教的中元节,民间的鬼节或七月半,在闽南地区则有“做普渡”的传统。 厦门普渡节是闽南地区在农历七月的重要节日,其热闹程度仅次于春节。按照传统,农历七月是鬼月,阎罗王会放出地狱中的无主鬼魂,人们通过普渡祭祀,希望亡魂早日超度。
2、闽南农历七月的重要节日之一是厦门普渡节。厦门普渡节是闽南地区在农历七月的一个传统节日,其热闹程度和重要性仅次于春节。这个节日融合了道教的中元节和佛教的盂兰盆节,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在普渡节期间,人们会举行各种祭祀仪式,以超度亡魂和祈福。
3、厦门普渡节,是福建闽南地区在农历七月举办的一项重要节日**。普渡节的起源和意义深植于闽南的文化土壤之中,它是农历七月十五日道教中元节和佛教盂兰盆会的融合与演变。据传,农历七月是鬼月,阎罗王会放出地狱中的亡魂,民众则通过普渡祭祀,希望超度亡灵,让闽南农历7月他们早日得到解脱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