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萧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萧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辽萧氏为什么称后族?
《辽史国语解》记“……有谓述律皇后兄子名萧翰,为宣武节度使,其妹复为皇后,故后族皆以萧为姓。”说是述律皇后哥哥的儿子被封宣武节度使,赐名萧翰,他妹妹又当了皇后,从此后族都以萧为姓。
契丹源于东胡,在历史上曾经建立强大的辽王朝。契丹的先世鲜卑人“氏姓无常,以大人健者名字为姓。”契丹的族称最早见于《魏书》,唐代贞观年间,以契丹首领窟哥为松漠都督,赐李姓,遂其上层分子一度以李为姓,但平民仍无固定姓氏。唐室衰微,上层分子亦弃李姓不用。至此,未见萧姓于契丹史。
契丹人为什么改姓萧?
根据辽代契丹历史记载存在着耶律、肖两姓,并且这两姓在当时非常流传广泛。契丹族的所有人都是由此两姓而分,原则上只适用于契丹族中。也就是说,只有属于这两姓者才莫做正规的契丹人。根据《辽史·卓行传》记载:“辽之共国任事,耶律,肖(萧)二族而已。”。除此以外,归顺辽政权的汉人也会被赐姓耶律,然而一些和契丹人同祖的奚族人则更多是冒充萧姓,根据《金史》中记载:“奚有五王族,世与辽人为婚,因附姓述律氏中。”
关于萧氏,根据《辽史》记载:辽太祖曾经娶述律氏为后,而述律本来是回鹘糯思之后。公元949,辽太宗率大军攻陷汴梁,将外戚小汉赐汉名萧翰。从此,所有的后代也就从此惯例改为萧姓。这种说法一般认为萧姓是契丹人对于汉字音译雅名的推崇,并没有划分社会团体的主要含义在其中。
还有一种记载是出自辽太祖时期,当时耶律阿保机最敬重的是汉代皇帝刘邦,并且自己的耶律氏兼号“刘”,还把当时世代辅佐帝王的后族乙室、收里(两者总称审密)比作良相萧何,于是赐名萧。这种称呼的来源则更具有指向性,也更合乎辽朝对于后族的态度。
在契丹族中流传着有关他们祖先的传说,据记载阻午可汗是他们最早的祖先,同时被人们崇拜是契丹族崛起的英雄。关于他的记载,在《辽史·营卫志》中有记载:“阻午可汉分三耶律为七,三耶律大贺,二曰遥辇,三日世里,即皇族。七世纪末期,武则天末年,被阻午可汗收容起来的全部契丹余众,同时也是后来契丹八部的基础,这就是在三耶律为核心的基础上重新建立起来的。
耶律和审密的意思是出自契丹族的图腾马和牛。对于其中用汉语表达的半族名称,把蒙古语的马和牝牛在某程度上和此相似的古代语音加以对比,可以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正确性。
其实,契丹人的耶律氏和萧氏就是反映了契丹人早期的民族形成历史,以当时的白马为图腾的早期耶律部落和以青牛为图腾的审密(后称为萧姓)部落在西拉木伦河流域形成了联盟,最终繁衍为后来的契丹部落。
契丹族其实源于东胡鲜卑,而契丹的皇族耶律氏源于鲜卑分支宇文部,其实契丹人和室韦部落同源异种而已。
契丹人自耶律阿保机建国以后,就非常崇慕汉族文化,耶律阿保机本人更是最为佩服汉高祖刘邦,所以他给耶律氏取汉姓为刘氏,给自己取汉名刘亿,自诩为汉高祖。
当初帮助耶律阿保机开创基业建立大辽的主要有皇后述律平家族和乙室以及拔里两大部族,阿保机的皇后述律平并不是纯正的契丹人,她是回鹘商人的后代,述律平虽为女流之辈,但是却智勇双全,带领家族述律部辅佐丈夫阿保机开创了大辽基业。
阿保机非常感念皇后家族以及乙室和拔里两大部族,阿保机非常崇慕刘邦建立大汉时期有汉初三杰即张良、萧何和韩信辅佐,汉初三杰之中阿保机又认为萧何功劳最大,为大汉开国以及未来稳定汉朝政局做出了巨大贡献。
所以阿保机在给耶律氏取汉姓刘姓之后,他也为皇后家族以及乙室和拔里两大部族取汉姓为萧何的萧姓,希望他们效仿汉初名相萧何,世代尽心辅佐耶律家族稳固大辽江山。
也因此大辽皇室耶律家族世代和述律部以及乙室和拔里两大部族通婚,而这三大部族均已被赐姓萧氏,所以在辽国历史上基本皇后都是姓萧,实际虽都为萧氏,他们却是三大部族合为萧氏,均与辽国皇族耶律氏通婚,故此萧氏也世代为辽国皇后之姓。
契丹族现在早已被历史所淹没,契丹族本与出自室韦部落的蒙古族同源而异,所以辽国被灭国之后契丹皇族要么改汉姓为刘,要么改母姓为萧,融入汉族之中;或者投靠蒙古部落,融入进了蒙古族;或为女真族所灭以后融入进了女真族。
现在已经不存在契丹族,不过现在五十六个民族之一的达斡尔族为契丹族分支后裔,算是流传下来的契丹血统,达斡尔族人多以汉姓刘氏为姓,我在初中曾经有一位刘姓同学就是达斡尔族,我也是从他那才真正开始感兴趣了解到契丹族兴衰史。
所以契丹族人融入进汉族之中的人大多改姓为刘氏或萧氏,就是因为当年阿保机为皇室家族和皇后家族命名的两大汉姓而来。
汉化,耶律皇族汉姓刘,崇拜汉高祖刘邦,后族崇拜汉国相萧何,故称萧氏
一般人对辽代的了解,是从杨家将故事,宋辽两国为了幽云十六州,不断交战,辽朝在前线将领是金兀术(完颜宗弼),而幕后指挥的则是一个姓萧的皇太后。其实,我们发现辽代的皇后都姓萧。
耶律阿保机身为契丹人,但是,对中原的汉文化偏爱。耶律阿保机自幼学习中原文化,称帝后,创造出了契丹国自己的文字—契丹文。
在治理国家上,他启用汉人韩知古、韩延徽、康默记为谋士,效仿汉人的制度来管理国家。所以他在全国实行“南北分制”: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
契丹部族原本是没有姓氏的,由于耶律阿保机对汉朝的汉高祖刘邦极为崇拜,所以又为自己预选了汉姓—刘氏。
耶律阿保机了解汉史,刘邦之所以能拥有天下,与汉丞相萧何是分不开的。把国的大贵族赐姓为“萧”,
所以契丹人后期都改姓“萧”。
关于契丹民族的起源有个美丽动人的传说,一个男神牵着马沿着土河信马由缰,一个天宫的仙女耐不住寂寞下凡到人间,于是他们俩在土河和潢水的交接处相遇,此处正是馥郁芬香,波光潋滟,于是他们一见钟情,私定终身,后来他们生了八个儿子,往下繁衍就是后来的契丹八部,而太祖皇帝的耶律氏就是迭剌部,述律皇后也是属于契丹八部的一部。
契丹八部有时互相攻阀有时合成一股劲骚扰中原。开始契丹推举部落联盟长只能在大贺氏里面推举,三年一改选,可以连选连任。由于契丹常年对外征战,诞生了夷里堇,由于夷里堇掌握兵权可以随意废立部落联盟长,就立了遥辇氏里的人为部落联盟长。而太祖皇帝就是遥辇氏里掌握兵权的夷里堇里的。后来太祖皇帝就废了遥辇氏,立自己耶律氏为可汗。
在太祖皇帝迎娶了述律皇后后,述律皇后帮助太祖皇帝治理国家,太祖皇帝把自己比如汉高祖刘邦。而当年刘邦能建国,萧何功劳很大,说安抚百姓转运粮草朕不如萧何,于是太祖皇帝就赐述律皇后“萧”姓,表示她的功劳很大。
后来辽国的贵族只有耶律氏和萧氏,耶律氏是皇族,萧氏是后族,而且契丹就形成了同姓为兄妹,异性才能结为夫妻。因此,辽的皇后都姓萧,除了辽世宗的皇后姓甄。
翻看契丹的历史会创造,契丹的贵族和官员们根基都姓耶律或萧,不是姓耶律就是姓萧,根基没有其他的姓氏。若是不是这两个姓的,那么必定是汉臣。大师斗劲熟悉的萧姓契丹人如小说《杨家将》里面的萧太后、武侠小说中的萧峰等。
契丹是少数民族,姓耶律还好理解,他们的开国皇帝就是耶律阿保机。那么萧姓是怎样来的呢,它本来是一个汉姓,怎样也成了契丹的国姓呢?
本来,契丹民族初期并没有姓氏,各个部落也是一盘散沙。后来西拉木伦河四周的耶律部落渐渐强大,并且出现了一个雄才伟略的精采首级,耶律阿保机。阿保机渐渐统一了草原上的各个部落,并以契丹族为主体建立起了一个强大的政权,辽国。
耶律阿保机开国后,就将本来本身的部落名称定为国姓,让手下这些契丹贵族都姓耶律。阿保机的皇后述律平不是契丹人,她是回鹘商人的后代。述律皇后虽为女流之辈,可是她有勇有谋,胆识过人,在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的过程中出谋献策,没少着力,对丈夫辅佐很大。
阿保机虽然是契丹人,但他最崇拜的人却是汉高祖刘邦。刘邦手下有三大功臣,即张良、韩信和萧何。这三人中,张良擅长运筹帷幄,出谋献策;韩信擅长领兵干戈,军事才能凸起;萧何擅长办理朝政,安抚百姓,筹措运输军粮。这三人又称“汉初三杰”,对刘邦统一全国居功至伟。
汉初三杰中,耶律阿保机认为萧何的功勋最大。他概略也听过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韩信有次闹情感想分开刘邦,都是萧何给追回来的。他感受皇后述律平辅佐本身这些年东征西讨,立下大功,就像萧何辅佐刘邦一样。所以他把皇后一族的人都赐姓为萧,鼓励他们向萧何进修,好好辅佐皇帝。今后往后,契丹历代的皇后都出自萧姓,萧就跟耶律一样,成了契丹的国姓了。
五代十国的更替顺序具体是什么?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本人做了一个时间轴图:右侧为中原王朝的五代(北宋建立时十国还有存在的,故将北宋也放在时间轴中),左侧为十国。
五代的更迭关系比较简单些,依次更迭。
后梁(907~923年),公元907年,梁王朱温篡唐称帝,国号为梁,建都开封(今河南省开封市),期间909-913年建都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史称后梁,被灭于后唐。
后唐(923年—936年)是五代十国时期由沙陀族李存勖建立的封建王朝,定都洛阳,后被石敬瑭勾结契丹军灭亡。
后晋(936年—947年),公元936年石敬瑭灭后唐开国到契丹947年灭后晋,一共经历两帝,初定都西京河南府(今河南省洛阳市),后迁都东京开封府(今河南省开封市)。
后汉(947年-950年),公元947年,契丹灭后晋后占据中原,但因契丹兵在中原烧杀抢掠,大失民心,只好北撤。刘知远抓住时机,在太原称帝,国号汉,后攻克并定都于东京开封。后被郭威所灭。
后周(951年—960年),是五代的最后一个朝代,从951年正月后周太祖郭威灭后汉开国,至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建宋,定都开封(今河南省开封市),历经三帝,享国10年。
十国的关系比较复杂,一一简单梳理如下:
1.前蜀:(907年—925年),由王建所建,定都于成都(今属四川),公元925年,后唐庄宗李存勖发兵攻打前蜀,王衍投降,前蜀灭亡。
2.后蜀(933年—966年),又称孟蜀,孟知祥所建,定都成都(今四川省成都)。公元964年十一月宋太祖发兵攻伐后蜀,次年一月孟昶向宋朝投降,但直到966年,北宋才彻底平定蜀地。
3.南吴(902年-937年),为杨行密所建,公元937年吴帝杨溥禅位于徐知诰,吴国灭亡,历4主,立国30年。
4.南唐(937年—975年)是五代十国时期李昪(徐知诰掌权后改名李昪)在江南建立的政权,定都江宁(今南京),传三世三帝,享国三十九年,是十国当中版图最大的国家。公元974年9月,北宋派兵攻打南唐,并于次年11月攻破其首都江宁府(今江苏南京),南唐由此宣告灭亡。
5.吴越(907年-978年),钱镠所建,定都杭州。先后尊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和北宋等中原王朝为正朔,并且接受其册封。公元978年钱弘俶“纳土归宋”,吴越宣告灭亡。
6.闽(909年—945年),王审知所建,先后定都于长乐(今福建福州)、建州(今福建建瓯)。公元945),南唐趁闽国内乱时出兵将其攻灭。
7.楚国(907—951年),五代十国时期南方十国之一,历史上唯一以湖南为中心建立的王朝,史称马楚,又称南楚、楚朝,以潭州(今长沙)为王都。马殷所建,公元951年,南楚发生内乱,南唐乘机攻下长沙,灭楚。
8.南汉(917年—971年),刘䶮凭借父兄在岭南的基业于公元917年在番禺(今广州)称帝,改广州为兴王府,国号“大越”。次年十一月,刘龑改国号汉,史称南汉,是为南汉高祖。971年为宋朝所灭,历四帝,五十四年。
9.南平(924年-963年),又称荆南、北楚,高季兴所建,为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之一。南平都城为荆州,辖荆、归(今湖北秭归)、峡(今湖北宜昌)三州,公元963年向北宋纳地归降。
10.北汉(951年―979年),是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权之一,也是十国中最后一个政权。都晋阳(今山西太原南),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弟弟,河东节度使、太原尹刘崇所建立。一直依靠辽国的庇护才得以生存。公元979年,宋太宗赵光义率军亲征北汉。宋军先击溃援汉辽军,而后猛攻太原,北汉主刘继元被迫出降,北汉灭亡。
谢谢邀请。五代十国(902年—979年)是对中国历史上唐朝灭亡到北宋建立之间大分裂时期的一种说法,最早出自《新五代史》,是对中原地区五个依次更替的政权(907年—960年)与几乎同时存在的其他十个割据政权(902年—979年)的统称。
大唐帝国灭亡后,中国四分五裂。在短短的半个世纪里,仅仅是中原政权就换了五个,平均每十年时间就完成一次政权交替。每个政权所使用的国号,无一例外都是历史上曾有过的。为了区别雷同的名称,史学家只好统统加上一个“后”字,因此有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中原政权。至于地方割据政权,那就更多了,所谓的“十国”,指的是势力较大、存在时间较长的十个地方割据政权,分别是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
下面我略说一下五代之更迭。
公元907年,朱温篡唐,改国号为大梁,五代史由此为开端。五年后,朱温被儿子朱友珪所杀,弑君者还没坐暖皇帝宝座,便被弟弟朱友贞干掉了。公元923年,李存勖称帝,国号大唐,灭了后梁。后梁存国仅十七年,共三任皇帝。
- 后唐开国仅仅三年,唐庄宗李存勖被叛军所杀,李嗣源继位。李嗣源当了八年皇帝后去世,李从厚继位,很快被李从珂赶下台。公元936年,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反,借契丹之兵,灭了后唐,李从珂自焚身亡。后唐存国十四年,共四任皇帝。
- 石敬瑭在契丹支持下,建立后晋政权,割幽云十六州予契丹。石敬瑭死后,继位的石重贵与契丹翻脸,可是他高估了自己的力量。经过数年苦战,后晋败于契丹之手,石重贵成为阶下之囚,后晋灭亡。后晋存国十一年,共两任皇帝。
- 契丹人入主中原,改国号为辽。与此同时,后晋河东节度使刘知远自立为帝,号召诸道反契丹。在各地纷起的反攻下,辽太宗耶律德光被迫撤出中原。刘知远改国号为大汉,史称后汉,这一年是公元947年。五代史没有一个皇帝当得久,仅仅一年后,刘知远便去世,他的儿子刘承佑继位。在政权频繁更迭的年代里,君与臣之间的信任降至冰点。公元950年,刘承佑突下重手,连杀大臣,并想除掉手握重兵的天雄节度使郭威。郭威不得不反,率军反攻开封,刘承佑败亡,后汉仅仅存在四年便灭亡了。
- 皇帝轮得可真快,这回轮到郭威加冕,改国号为周,史称后周,定都开封,这也是五代史里最后一个中原政权。郭威称帝后第四年(公元954年)去世,其养子柴荣(又称郭荣)继位,他是五代史中出类拔萃的一位皇帝。柴荣在位期间,南征北战,败北汉,征南唐、后蜀,北伐辽国,大有鼎定乾坤之势。可惜的是,他与五代多数皇帝一样短命,在位六年便英年早逝,只活了39岁。七岁的柴宗训被推上皇帝的宝座,不久后被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给夺权了。
五十年的时间,光是中原政权就换了十四个皇帝,其中有一半是以发动政变、兵变的形式夺权。皇帝被打倒、被推翻、被赶下台,甚至被杀,都是司空见惯的事。直到赵匡胤建立大宋政权,杯酒释兵权,采取“强干弱枝”之政策,皇帝才算坐稳了江山。
五代
后梁:(梁太祖)朱温所建,被唐庄宗李存勖所消灭。
后唐:晋王李克用创基,后其子(唐庄宗)李存勖称帝建立,亡于后晋。
后晋:(晋高祖)石敬瑭所建,被辽太宗耶律德光率契丹军南下所消灭。
后汉:(汉高祖)刘知远所建,被周太祖郭威所取代。
后周:(周太祖)郭威所建,被宋太祖赵匡胤所取代。
较大的割据政权
燕:刘仁恭、刘守光父子所建。晋王李存勖(称帝前)派大将周德威领兵攻灭。
歧:李茂贞所建,后梁灭亡后臣服于后唐。
五代十国分合变迁表
十国
吴:杨行密所建,后被权臣徐知诰所篡。
南唐:李昪所建(徐知诰称帝后改名),亡于北宋。
前蜀:王建所建,后唐庄宗李存勖派大将郭崇韬所攻灭。
后蜀:孟知祥所建,亡于北宋。
闽:王潮所建,为南唐所灭。
楚:马殷所建,为南唐所灭。楚亡后,楚人赶走南唐军队。楚将刘言、王逵、周行逢相继割据,为北宋所灭。
南平(荆南):高季兴所建,亡于北宋。
南汉:刘隐所建,亡于北宋。
吴越:钱镠所建,后举地归顺于北宋。
北汉:刘崇所建,亡于北宋。
后梁时期
附属国:前蜀、南楚、吴越、南平、闽国、南汉
独立国:吴国
后唐时期
附属国:南楚、吴越、南平、闽国、南汉
独立国:吴国
消失国:(前蜀)
后晋时期
附属国:南楚、吴越、南平
独立国:闽国、南汉、后蜀、南唐
消失国:(前蜀)、(吴国)
后汉时期
附属国:吴越、南平
独立国:南汉、后蜀、南唐、南楚
消失国:(前蜀)、(吴国)、(闽国)
后周时期
附属国:后蜀、南唐
独立国:南汉、吴越、南平、北汉
消失国:(前蜀)、(吴国)、(闽国)、(南楚)
总结:
1、南汉、吴越、南平一直存在
2、后蜀、南唐、北汉都是后期建立
3、后唐灭 前蜀
4、南唐灭 吴国、闽国、南楚
5、北宋灭 南汉、吴越、南平、后蜀、北汉、南唐
古代国舅是指哪种人得称呼?
指太后或皇后的弟兄,即皇帝的母舅或妻舅。
1、国舅,指封建王朝中太后或皇后的弟兄,即皇帝的母舅或妻舅。唐,裴庭裕 《东观奏记》卷中:“ 韦澳 为京兆尹,豪右歛手,国舅 郑光 庄不纳租, 澳 击其主者。”光,宣宗母郑太后之弟。
2、《旧五代史·萧翰传》:“ 萧翰 者, 契丹 诸部之酋长也。父曰 阿钵 ……其妹为 阿保机 妻,则 德光 之母也。 翰 有妹,亦嫁於 德光 ,故国人谓 翰 为国舅。”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萧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萧翰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