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堇荼如饴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堇荼如饴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什么是吊干杏?产自哪里?
树上干杏(俗称吊干杏)是生长在新疆伊犁阿力玛里古城一带的野杏。因其熟后不落,在树上风干而得名。此杏风味独特,纯美甘甜,营养丰富。杏核极薄,轻嗑即食,香甜无比,味美无穷。 因完全为自然状态吸杏树之脂慢慢风干于树上,故有三绝:一为目视生硬如铁,入口含之自化如饴,投入杯泡为杏茶,茶与杏风味独具;二是香味独绝,仁大香脆,肉干甜而不腻果香突出;三是与一般人工采摘风干杏和其他果品不同,该杏不易生虫,不易串味。 这个可以一物两吃,如何两吃啊?就是吃完果肉里面的核可以咬开,再吃核里边的杏仁。
吊干杏又称为树上杏干,是树上自然风干的杏子的俗名。本产品产自于新疆天山脚下野生杏树上,自然熟干后采摘。该杏为自然成熟而不脱落。成熟于树上的鲜杏受夏季炎热气候的蒸腾,受干燥季风的吹拂,慢慢于树上自然风干。远望之处,成片的杏子风干于树,随风摇曳,树影沉甸,蔚为奇观。营养丰富,味美无穷。
周原膴膴,堇荼如饴是什么意思?
象堇荼这样的苦菜也长得像糖那样甜。
“堇荼如饴”是《诗经·大雅·躲》中的句子,连同它的上句,全句诗是“周原朊朊,堇荼如饴。”堇,《尔雅·释草》释曰:“苦菜。”《毛诗·诂训传》曰:“荼,苦菜也。”朱熹《诗集传》注曰:“荼,苦菜,蓼属也。”可见“堇”、“荼”各是一种苦菜。饴,即糖。朱熹《诗集传》注曰“饴,锡也。”《草本》释“饴”曰:“胶饴干枯者日。”当然,“饴”就是软糖。这样看来,“周原朊朊,堇荼如饴”这句诗的意思就是说:周原这块土地多肥美啊,象堇荼这样的苦菜也长得像糖那样甜。
堇荼如饴:苦菜甜如麦芽糖。
一、出处
先秦·佚名《诗经·大雅·绵》
二、原文
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
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溪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
周原膴膴,堇荼如饴。爰始爰谋,爰契我龟,曰止曰时,筑室于兹。
乃慰乃止,乃左乃右,乃疆乃理,乃宣乃亩。自西徂东,周爰执事。
甜粽子、咸粽子古已有之,各地风俗不同传承千年,为何现在会成为争议?
粽子作为端午节必备美食和过年的饺子、正月十五的元宵、中秋节的月饼一样都是节日的传统食品。
按照端午节纪念屈原说,粽子最早是用来投到江中喂鱼的。个人看来,也就无所谓口味是甜还是咸。这个习俗发展开来之后,粽子作为节日传统食品,是人吃的,口味就有讲究了,怎么地也得好吃,能吃下去吧?尤其是咱们中国人对吃之道可是马虎不得的,民以食为天嘛。
食物的口味主要是甜和咸,就粽子来说,我认为古人粽子应该以甜为主。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古人吃盐可不像我们今天这么容易,直到清朝时,盐才开始正式的进入大众的生活。而在在清朝之前,虽然制盐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可是技术工艺都不行。老百姓家里想吃盐都挺困难,即便有盐吃基本上也是有杂质的粗盐。海水啥味大家尝过吧?粗盐跟海水味道差不多,难吃。而内陆地区吃的是井盐,从盐矿开采出来,味道可想而知了。人吃盐都困难,用来包粽子可能性不大,即使用了,估摸那时候盐质量也不会有人愿意吃。
甜粽子就不一样了,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制糖的国家之一,在《诗经·大雅》中有“周原膴膴,堇荼如饴”的诗句,意思是周的土地十分肥美,连堇菜和苦苣也象饴糖一样甜。说明远在西周时就已有饴糖。饴糖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制造出来的糖。就算不用糖,很多植物果实都带甜味。比如粽子里放进大枣和板栗,又香又甜。
在不少古籍中记载的粽子做法,还是以甜的为主的。北魏《齐民要术》引用了几种粽子的做法,均无明显的咸味。《食次》:"用秫稻米末,绢罗,水、蜜溲之……以枣、栗肉上下着之遍,与油涂竹箬裹之,烂蒸。《广州记》:"古度树……子似杏而味酢。取煮以为粽。"怎么看都是放的甜味的材料,或者酸甜的味道。
所以我认为即使各地风俗不同,古时候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应该是差不多的,粽子还是以甜粽子为主。
中国最早发明的糖是什么?
我国最早的糖是麦芽糖。古时候,麦芽糖有块状和稀状两种,人们把块状的叫作“饧”,把稀状的叫作“饴”。麦芽糖产品的利用,从大约3000年前的《诗经》中就可以看到端倪,比如“周原膴膴,堇荼如饴”。在大约作于战国的《书经》中又有“稼穑作甘”的话,可以被解释为当时人已经明了以淀粉制糖的方法了。
说到糖这东西,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外国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是你知道中国古代最早的糖是啥?不是蔗糖,现在的糖其实来自印度,没错,其时我们常吃的糖实际上是从印度进口的舶来品。而中国最早的糖现在已经很少见到。
现在的糖,不管是红糖也好,白糖也罢,多是从甘蔗里面提取的,但是实际上这并不是中古最早的糖果,据《新唐书》中记载,在唐朝的时候,唐太宗曾经遣使去摩揭陀(印度)取熬糖法,也表名当时的糖其实是来自印度,从西天取回来的。同时在敦煌残卷中有一段关于印度制糖术的纪录,没想到印度还真的有不少好东西。
据说,在汉朝的时候就有商队从印度进口蔗糖,不过没有具体的记录,当时好像是把这种糖叫做石蜜,又称“西极石密”或“西国石密”,其实这指的是冰糖。
到了宋代时,我国才出现了现在常吃的白砂糖,在北宋初期的时候,三佛齐和大食等国进贡白砂糖到中国,中过才有了白砂糖,还专门编著了一本用甘蔗炼糖的书叫做《糖霜谱》。
而中国最早的糖其实是叫做“饴糖”,我们常说的甘之如饴就是里面的,但是这种糖的味道比较淡,是如今麦芽糖的前身,现在的麦芽糖里面其实是加了蔗糖的。
所谓饴,指的是一种以谷物为原料制成的淀粉糖。饴糖的生产始于殷商時期,周代的时候已经有明确记录,比如诗经·大雅中就有记载,“周原朊朊,堇荼如饴。”颜色有点像椰子糖,现在的话可能只有一些老地方会有了。这样一看,将印度和中国相比还是有道理的,比如印度发明了阿拉伯数字还向世界500强贡献了30%的CEO。
一斤糖古代寓意?
糖在古代称饴、饧。
中国西周的《诗经·大雅》中有“周原膴膴,堇荼如饴”的诗句,意思是周的土地十分肥美,连堇菜和苦苣也象饴糖一样甜。说明远在西周时就已有饴糖。饴糖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制造出来的糖。饴糖属淀粉糖,故也可以说,淀粉糖的历史最为悠久。
饴、饧在古代,主要指的是麦芽糖的制成品。相对而言,“饧”指稍硬一点的“饴”。植物种子发芽时一般会产生出糖化酵素,从而把淀粉水解成麦芽糖。麦芽糖不太容易结晶,但很容易制成胶装物质。它是古人最早制作出的甜味剂。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堇荼如饴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堇荼如饴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