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敦住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敦住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我今年39岁了,在深圳二次创业,我该怎么养成锻炼的习惯?
39岁可以说是人生的转折阶段,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要转到不惑之年,对于未来会更加的从容。刚好您又在创业,然后创业和锻炼这件事情是以一样的道理,需要坚持,再者您可以把养成锻炼的习惯当作是送可以自己不惑之年的一个礼物,这个礼物的现金值是无价的。
我们都知道锻炼是对身体有好处的,能预防疾病的产生,增强体质,增强免疫力等等,但是知和行之间,还是有着巨大的差距的,因为人都是有惰性的,会去选择让自己更舒服的一个方式去生活,所以和自己打战其实是很大的挑战的。但是如果把运动和创业的成功串在一起,动力就会倍增,行动力也加强,心理建设做好了,后面就更好走。
在创业的路上会发生太多事情想要让人中途放弃,作为创业者,可能早上醒来还感觉“整个世界都是你的”,晚上可能就感叹“全世界都抛弃了你”,这种情绪就是路上的一个坎儿,但是当你闯过这个坎儿,不断实现自己的创业价值,内心的成就是其他任何的工作无法替代的。所以如果不坚持运动就是你创业路上的一个坎儿,不跨过去,你就会遇到困难,并且无法继续,这样你就会动起来,并且是充满动力的动起来,这个时候座右铭就要上来了,如果坚持运动都做不到,我还能做成什么事情呢?不断的激励鼓励自己去锻炼,坚持几个月的时间,慢慢的就会养成锻炼的习惯了,这个时候,就不用在给自己加 “强心针”,会非常愉快和轻松的去运动。
而且运动上的意志力,执行力这两个能力是会迁移到工作上的,虽然2个事情看起来不相关,其实有很多方面的相似性。
以下是养成锻炼的一些TIPS(自己的亲身经历,6个月减重10KG,鼻炎都好了很多,是由2圈喘到一次性10KM的跑步),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1)一旦开始决定健身了,就不要矛盾“去”还是“不去”,没有选择,必须去,而且风雨无阻;把锻炼放在固定的时间里面,自己可以调控的,坚持一段时间后,身体会形成自然反应,到时间不去跑,就会难受,前期辛苦,后期轻松。
(2)加入一个同兴趣的群组(跑步,打球等等),并且群里需要坚持打卡,如果没有完成打卡,就会被惩罚或者踢走;有时候一个人的力量不够的时候,需要借助外部力量来控制,来达到自身的平衡, 有句话说:“自己控制不了自己,就只能让别人来控制了。”
(3)选择一个简单的,方便的,自己能够接受的运动;快走,跑步,打球等等;然后要循序渐进的模式,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来逐步加强运动的强度,既要有挑战,又不会伤害到自己的身体;切忌一开始就开HARD模式,太难了,容易放弃;就像创业一样,也是一步步,一个脚印的去向前走的。
(4)感受锻炼带来的好处,会让你饮食规律,睡眠好,身体轻松,并且会让人的精神变得轻松,然后也会刚到兴奋高兴,因为运动会分泌多巴胺。也可以让时间是属于自己的,没有工作,没有其他琐碎的麻烦事,那个运动过程就是你自己。不要想其他,就专注在运动上。
(5)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边运动,边听歌,听书,听演讲,新闻等等,这样锻炼过程中也不会枯燥和无聊,还能接收到很到的讯息。
以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是自己经历分享,祝早日成功。
威武意思是什么?
威武就是霸气外露,是形容一个人的威严很有气质,在民众之中威信十足,还有就是形容一个人的体魄高大宽厚,虎背熊腰,五官端正,浓眉大眼,带有慈祥的神态,这种人一般都适合当领袖,时代的引领者,威武有时候也形容一个人的决定是否果断正义,也可以用威武形容
威武的意思是指权势;军威,武力;勇壮,有威风或气派。
威武,拼音是wēi wǔ,汉语词语。
出处:清·纳兰性德《拟卢子谅时兴》诗:“努力崇明义,岂为威武屈。”
例句:
1、明·高启《干将墓》诗:“始知服诸侯,威武不及仁。”
2、宋·文莹《玉壶清话》卷一:“愿阶下选将帅中威武有谋、敦庞多福、克荷功名者,授宸算,付鋭兵,俾往征之。”
3、《红楼梦》第四十回:“人人都説‘大家子住大房’。昨儿见了老太太正房,配上大箱、大柜、大桌子、大床,果然威武。”
近义词:威严、英武。
反义词:猥琐、软弱、懦弱。
二战时期的日本军队为什么会出现“下克上”的现象?
日本的这种下克上,其本质实际上却是日本国家高层的权力斗争。这里有必要简单地介绍一下1900-1940年间,日本国内的历史背景。
在1900-1940年间,日本前后总共有3个天皇,分别是明治天皇(1852-1912),大正天皇(1879-1926),昭和天皇(1901-1989)。
这其中,明治天皇就是操纵倒幕战争,一手推动明治维新的大佬,可以看作是近代旧日本的开国君主。而大正天皇是他儿子,昭和天皇是他孙子。
倒幕战争及后来的明治维新奠定了近代日本的国家基础,资本家,皇族相互制衡的政治体系取代了此前延续数百年的幕府将军统治日本的局面。一山不容二虎,资本家与皇族之间必然会争权夺利。
实际上我们不妨看看地球另一头的英国,英国的资本家和皇室之间,打架打了几百年,从16世纪末到开始,到19世纪初,资本家们才完全占据上风。
这种资本家与皇族对于权力的争夺是必然发生的,而在日本,这种斗争以另一种形式发生,双方并没有直接冲突,而是通过扶持代理人的方式,操纵资历尚浅的年轻人们互相争斗,其最终表现的结果就是“下克上”。
说白了,天皇授意让一帮青年军官去把政府官员给砍了,这是下克上吗?根本不是,这是权力斗争。
但是毕竟天皇还是要脸的,事情说出去不好,就说是青年军官肆意妄为的独走,下克上。
前面网友列举了例如二二六等几件著名的日本军队下克上历史事件,不再赘述
再补充列举几个太平洋战争中日军典型的“下克上”细节:
1、接到进攻命令,抛开协同部队、擅自冒进、发动万岁突击、企图抢头功
2、接到撤退命令,以退为耻,发个电报表忠心,烧了军旗,再来一次万岁突击
3、接到投降命令,拒绝执行,杀了长官,直奔皇宫要清君侧、或者面对天皇方向切腹自杀
如果你浏览那段历史就不难发现,日本不仅仅是军队和军人有这样的表现,日本男女老少、上下左右都有这种下克上的理念。这就不是简单的军事问题,而是历史问题,是当时日本民族核心价值观问题。
因此,个人认为日军二战时出现的“下克上”现象同日本民族当时的核心价值观、日本军队和军人尚未完全从武士阶层和武士思想发育成现代军队和军人思想有关,同时也同日本国民当时被军国主义教育蒙蔽有关。
当时日本民族核心价值观中天皇崇拜为绝对核心,“愚忠、愚勇”占重要甚至主导地位。日本天皇崇拜深植于全体日本国民的意识之中。而往往体现出“忠勇”气质的“下克上”不被追究或者从轻发落。只要以效忠天皇为名义就可以做出任何下克上的举动,因为再怎么克上只要不克皇上,只要献身皇上就可以被原谅。这就是为何美国在改造日本之初首先想到过要绞死天皇的道理。
然而,这种下克上的现象和缘由无形中,也就一直伤害着日本军人及他所处的体系。成为日军在战术上战败的原因之一。我文中开头列举的这些现象虽然在天平洋岛屿战中经常发生,但很少有被追究,以至于在任何一次战斗中,毫无保存实力理念的战术几乎绑架了所有普通士兵的生命。几乎所有战役,日军都会发动毫无意义的自杀冲锋,甚至,部队长官,那些受过良好军事教育和训练,已经积累了十几年作战经验的中高层指挥官最后也只能光着膀子嘿咻嘿咻地带头冲向美军的交叉火力网中。
美军一直看不懂这种战术模式,搞不懂对手为何会以这种自残的方式消耗军力,其实他们并不知道,这些士兵同美军最大的区别就是一方为生而战,一方却为死而战,因为在每一个日军官兵脑中植入的理想是:忠君报国之死可以占据靖国神社的一席之地,从此由人变神
慧识文武,个人观点,供参考
下克上这个词最早出自日本典籍《二条河原落書》,也就是说是镰仓时代就有这个概念了。其实古代时候这个词不单指下层武士反抗上层武士,也可以指农民反抗领主的起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正因为二战前的下克上传统塑造了一代日本军人,导致二战期间这种下克上也屡屡出现。
1920年代,日本和其他列强一样经历了经济危机,而且更严重,我认为这个是日本下克上(造反)最主要的原因。实际上下克上日本古已有之,而且出现的时机往往都和国家财政紧张,幕府势力衰微有很大关系。
尽管日本是个军国主义国家,在经历了这场严重的经济危机后,贫富差距空前拉大,大量平民陷入贫困。日本的下级军官和普通士兵过的真是不如狗。表面上看帝国军人,光宗耀祖,实则比今天的社畜还惨。今天的社畜累死累活好歹能维持一个家庭稳定生活,那时候的下级军官和普通士兵则是要看着家里人挨饿了。而那些军阀财阀世家,活得可是非常滋润的,当然会招致仇恨的情绪。
所以这种状态下,军队内部其实是非常不安定的,年轻军官认为高层腐败(事实也的确如此),因此对上级军官的尊重度和服从度变差,这完全成了一种普遍广泛的情绪。不过这些军人也知道,无理取闹是不行的,哗变更是万万不能的,得找个由头建功立业证明自己才行。所以下克上是为自己争取利益最现实的方式。比如九一八事变。主谋石原莞儿、土肥原贤二这些人其实是在没有陆军大本营许可下贸然发起的军事冒险,赌的是张学良和蒋介石不敢还手。结果还真赌赢了,所以石原和土肥原非但没有受到处罚,反而混的更加风生水起,参与事变的中下级军官也都得到了威望和升迁。
除了争取个人利益,下克上有时候也是派系斗争的结果。日本历史上最有名,影响最大的一次下克上就是“二二六”兵变了,这其实就是军队内部皇道派的一次发难,兵变主力1558人,主要是来自第一师团和近卫师团的部分官兵,包围首相官邸、陆军大臣官邸、警视厅,并暗杀统制派官员(政见不合),明治老臣(既得利益者)和亲英美派官员(仇外)。最终兵变失败,皇道派也被彻底清洗,统制派战上风。统制派,说白了就是下级军官眼中的那些腐败军阀。所以下克上其实包含着派系斗争和政治诉求,这些下层军官和士兵显然是希望上位的“皇道派”的一颗棋子。
下克上一旦形成传统,成为争相模仿的对象,那就难以控制了。
以下犯上这是二战时期的日本陆军自打明治维新以来的特点,因为倒幕运动、还政天皇本来就是以下犯上的造反行为,何况陆军的前身长洲藩在倒幕运动中立下了大功,这就给了后来陆军越来越多的迷之自信,总认为自己做的是对的,而且有时候他们这样以下犯上的事还会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所以下克上是日本陆军的事,和海军没太多关系,不过海军真要下克上的话他们往往会选择炸—军—舰,这几乎都成了联合舰队的传统。
日本陆军之所以经常以下犯上是因为这样就相当于一场豪赌,和日本的国民性是一样的,在小事上做得非常细致,但是在大事上却没有远见,只依靠走一步看一步,实在不行就赌一把。但是小赌怡情、大赌伤身,豪赌灰飞烟灭。而日本从倒幕运动以来就是在不断的在赌。倒幕运动赌赢了,长洲藩获得掌控国家的权力。甲午战争赌赢了,日本成为获得进入帝国主义国家的行列。日俄战争赌赢了,成为远东地区第一军事大国。
而以上的这些都是赌国运的,也有一些让陆军赚的盆满钵满的小赌,那就是1931年发动的九一八事变,关东军在未得到陆军大本营和参谋本部的许可下发动军事事变,而结果却是日本获得比日本本土面积大几倍的东北以及大量的资源。当然日本以下克上也有失败的时候,那就是1936年的226兵变,陆军一些自以为是的陆军基层军官不满海军内阁的蚕食政策,以为海军阻挡了自己建功立业,所以发动兵变,不过最后失败了,不过最后还是陆军那帮缺乏远见的家伙获得了最后的胜利,所以1937中日全面战争、1941年美日太平洋战争这样的豪赌让日本输了最后的国运。所以有些东西和一个国家、地区的人的性格是有着非常大的关联的。
都说海军是被日本贵族垄断的军种,不过相比之下陆军的贵族化和官僚化比海军还严重,在陆军平民几乎没有出头之日
一般印象中,日本人是一个讲究集体主义、服从精神的民族,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身份等级制度以及等级观念根深蒂固。但每到历史的转换节点,就会频繁出现一种下级推翻上级,即“下克上”的情景。比如战国时代,比如明治维新,就是“下克上”的典型时期。
题中的“二战时期”应该是个笼统的时间概念,因为就日本军队内部的“下克上”而言,早在战争爆发前就有了,其最突出的就是二二六兵变。二二六事件源于军部内统制派和皇道派间的争斗,是以尉级军官为主体的皇道派以军事政变、暗杀等手段试图颠覆佐级军官为主体统制派的主导地位,改变旧的军队秩序的一次暴动。几年前,海军还主导了一次五一五事件,暗杀了犬养毅总理大臣,也得算一次“下克上”了。除了军队内斗、军政关系矛盾,“下克上”还表现在战争过程中下级军官抗命一意孤行,比如关东军参谋石原莞尔等为达到侵略东三省的目的公然违抗大本营参谋本部的命令,石原自己甚至不惜脱离日本国籍。七七卢沟桥事变的时候也是这样,前方军人不顾军部和政府的意见导致事件失控,战争扩大化,加速了日本的全面侵华。
日军“下克上”风潮的源头,是在昭和之前的大正时期,一战结束后的裁军。那次裁军对日本冲击很大,尤其是海军。那之后一些青年将校就开始对当时的政府和军队高层意见很大,认为明治时期的那些“老军阀”掌控了国家,而且对外过于软弱、保守。后来就诞生了樱会这样的激进军人团体,然后就有了各种政变。至于战争中的下级违抗上级命令,是因为日军的统帅机构里存在一个叫“统帅权”的东西。统帅权独立源自明治初期的参谋本部独立,军令和军政分离,参谋本部有不通过政府直接与天皇联系的“帷幄上奏权”,所以在战时军队完全脱离政府的控制,可以独立行动。而“统帅权”后来被一些激进的军事独裁者重新进行解释,出现“统帅权扩大化”的倾向,如果政府或上级有意见,就说其“干犯统帅权”。这个帽子非常厉害。不光是参谋本部这样,外征军的作战参谋也屡屡利用“统帅权”为自己的一意孤行辩护。所以,现在的日本学界用“独走”一词来形容失去中央控制的外征军队。
东北话轮敦是什么意思?
东北话轮敦是排号上厕所的意思,以前住平房的时矦家里都没有室内厕所丶都上外面的公厕好多家一个厕所大家排号所以大家开玩笑说轮敦,现在好了大家都住上了楼房有了室内厕所方便多了都在自己家觧决了在也不用到外面排号轮敦了
东北方言中的"轮敦"其实是"轮蹲",轮流去厕所的意思,现在已经不常说了。从前卫生设施还不太完善,公共卫生间不足,人多的时候要排队 ,所以戏称"轮蹲"。
有时候人们也用说"轮蹲"来代替说去厕所,比较隐晦一些。为了忌讳,"去洗手间","我去方便一下",都是去厕所隐晦的说法。
请问二战期间各国大型战舰(战列舰,航母)上面的维修(抢修)能力属于什么水平?
航母和大型战舰是不具备自身抢修能力的,但是可具备相当顽强的自救能力,通常叫做损管技术。当大型战舰和航母受到重创的时候,可凭借自身损管技术坚持到最终战争胜利,或者是坚持行驶到港口等待维修。不管是二战时期还是如今,要论把损管技术运用到最好的,那当然就属美国首屈一指啦!
我以前也回答过关于损管技术的问答,通俗一点来讲,就是大型战舰或者航母内部拥有许多的单独舱室,各个舱室之间又具备良好的密封性,当航母的某一个舱室受到重创,立即关闭周围其它舱室,然后组织损管人员利用水泵等工具往外排水,让航母始终保持着不沉的状态正常运行,这就是损管技术。只要航母不沉就和再造一艘航母意义几乎是一样的,但是在时间的对比上,损管技术能让航母满血复活,而重建却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看看二战时美国航母被炸得满目苍痍的样子,
和在珍珠港被偷袭的惨状下,日本人做梦都没想到美军能那么快具备翻盘的力量,这就与美军完美的损管技术有着直接关系,连在港口里被炸沉的美军航母,都能奇迹般的再现战场。这叫只注重火力而忽视防御能力的日本航母安能不败?是日本人用实战的经验教训,给全世界人民上了一堂生动的航母生存课。
当然也不是损管技术玩的好,航母就可以高枕无忧啦!二战美军航母与日军
航母在对抗的时候,因为日本人太注重舰载机的航空炸弹,和神风突击队的自杀式攻击了,因此美军航母受到攻击的地方往往都在甲板上下,这给美军发挥了太多的自身优势。如果都是利用穿甲弹攻击航母的弹药库和燃油库的话,那美军航母的生存能力就存在太大的不确定性啦!
由于航母间的实战经验还只能借鉴二战时期,即便是到现在为止,人类也还没有再爆发过像二战那样的航母大战,希望以后我们也永远不要看到。谢谢大家!
正在建造中的“约克城”号航母(CV-5)它可是美国海军航母当中一代传奇!1942年5月在“珊瑚海海战”当中,“列克星敦号”被日本人击沉,它也被一枚800公斤的航弹命中,差点丢了性命,蹒跚的回到了珍珠港舰船维修厂…但是,6月份日本舰队打算发动“中途岛海战”,在美军完全处在劣势的情况下,尼米兹上将要求三天内将重伤的“约克城号”修理完毕…在美国强大的工业能力和高素质技术工人的努力下,本来需要个月才能完成了修善任务的“约克城号”终于在三天后修缮完成。
图片上的这个大洞就是被“九九舰爆”的800公斤航弹直接命中产生的!
船舶行业分成了造船和修船两个分支,从技术角度来说修船不一定比造船容易,要想“修旧如新”需要非常强大的逆向工程能力,需要对战损军舰的结构要了如指掌,只有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其修复,其背后需要先进的船舶制造水平才行!
这是美国的另外一艘航母,叫:邦克山号。1945年5月参加冲绳战役是被两架“神风自杀机”撞中,中了头彩!整艘航母受到严重的损坏!
邦克山号被撞之后完全丧失了战斗力,舰员和舰载机数量也伤亡/损毁巨大…撤退出战役后回到珍珠港,经过修复没等重返战场,太平洋战争就结束了,它于1947年1月退役封存,当时它的状态非常良好,1952 年又重新服役改装成“攻击型航母”…如果换成日本航母受此重创早已经沉没了,这说明美军不但抢修能力强,损管措施也非常的到位。
在珍珠港事件当中沉没的美军“加利福尼亚号”战列舰,它当时挨了两枚“九七舰攻”的鱼雷…舰舷部分完全沉没水中,幸亏是停靠在码头,它搁浅了…随后它被美军扶正打捞,经过紧张的维修之后重新服役,征战太平洋战场。
总得来说,受美国强大工业能力和大量技术工人的支撑,二战期间美国大型战舰维护/抢修/保障能力非常强,并且美国国土面积很大,东西部海岸线长和良港诸多,可以在不受干扰是情况下精心将战损的战舰妥善的维修。
纳粹德国海军“提尔比茨号”
战列舰,是俾斯麦级的二号舰,它就没有美军大型受损战舰那么幸运了!在北海海域伏击盟军往苏联运输战略物质的商船队战斗中,被英军的轰炸机击伤后一直待在挪威不挪窝,害怕返回德国的途中被英军击沉…最后仍然没有逃脱厄运,1944年11月被“皇家空军”的兰开斯特轰炸机携带“高脚杯”巨型航弹炸沉在挪威。
提尔比茨号被炸之后倾覆的照片。
其实提尔比茨号要是返回德国,以德国当时的工业能力也可以在不长的时间将它修缮妥当,但是外部的干扰太厉害了,三天两头的有轰炸机来袭,严重的干扰了维修的进度,以致最后被炸沉…德国在二战当中不具备美国那样的远离战场环境,不论是生产还是维修都会受到严重干扰,所有的国土和占领区都在盟军轰炸机的航程之内,而盟军对德国实施战略轰炸的目的就是要摧毁德国的战争潜力!在这种大环境下德国不可能安心的去维修大型战舰。
二战是人类第一次全面机械化战争,也是工业化国家的战争,拼的就是消耗!谁的工业能力(产能)强大谁就会赢得战争的胜利,而工业能力当中必然包括了维修能力,战场上大到航母、战列舰,小到一支手枪都需要修理,制造能力强大也需要维修能力强大,因为维修的用时要比新制造短了很多,哪一方在短时间将大量的装备抢修完毕,就会在局部甚至整体上处于装备数量的绝对优势,战争胜负的天平就会倾斜到哪一方!
看到这个标题就抑制不住的想进来黑一下小日本。说说我所了解的美日战舰,只谈舰只、不谈港口的维修能力。美国较好,损管队被网友们称为“氪金损管”,他们由专业人员组成,配备水枪(灭火)、木板(补漏和补甲板)等工具,使用二氧化碳防止油气爆燃,甚至美军有维修船“女灶神号”可以在海上进行维修,由于他们的存在,美国航母不易被击沉。日军战舰不重视损管,损管工作仅由工兵负责,也没有专业的维修工具,战舰进水只能进行反向注水平衡,战场上惨重的损失导致损管人员素质越来越底下,由于缺乏富有经验的损管人员,战舰在遭受轻微打击后就会被击沉。
大型战舰在当时都是极先进的装备,当然其维修保障措施也都属超一流的。
一种是基地、船厂或港口维修。当舰艇需要大修或中修时一般都进相应基地进行维护保养,或者进行升级改造。
布鲁克林船厂对舰艇进行维修保养
对于在海上损毁较重且不便于进行海上维修的舰只一般也自航或拖回港口基地进行维修。基地港口维修效能最高,效益最好。
二是海上维修舰。可以维修战舰的船舶,在海上对舰艇进行维护保养,使其恢复一定的作战能力或使其能进坞维修或者是直接就地修好。
180英尺长的427型货船,在2战中充当飞机修理船
维修船都具有一定专业抢修设备,能够就近发挥作用,省去船只来回移动时间。修理舰在二战期间尤其活跃。可以单独设计建造,也可以由原来的舰船进行改装建造。
三是自救维修。利用船属设备对大型舰艇进行维护保养,一般是在紧急情况下或损害不大情况下。主要人员为舰船上的损管人员,附加各关联岗位的相关人员。
珊瑚海海战之后约克城号被炸毁的舱室一角
修复破洞的美国海军损管人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敦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敦住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