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毕公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毕公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苏妲己的结局?
元前1056年,周文王姬昌去世,由他的次子姬发继位,姬发以姜子牙做的军师,周公做他的傅,召公、毕公一班人辅佐武王,遵循文王的遗业,韬光养晦、励精图治。
帝辛日益昏乱暴虐,杀王叔比干,囚兄长箕子,大师疵、少师彊抱着他们的乐器去投奔周。这时武王姬发发觉攻打商的时机即将到来,孟津观兵以试探商军并座并宣布帝辛的十大罪状。
于是联合天下诸侯,以堂堂之阵,正正之旗,进军商都朝歌。帝辛的哥哥微子启率领一批东南夷人组成的十七万大军,把周武王的联军拒于朝歌以外四十里的牧野。
想不到这些夷人组成的军队,忽然一夜之间哗变,溃不成军。周人不费吹灰之力,长驱直入,兵临朝歌城下。
帝辛退入城中,登上鹿台,把他的宝玉都穿戴在身上,自焚而死。帝辛死后,周武王象征性的用黄钺砍掉他的脑袋,妲己也被杀。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官名?
第一位太师:太师是商朝开始设立的职位,第一位担任太师的是殷纣王时候的箕子,之后就是周武王时期的姜子牙。
第一位太傅:周成王时候的毕公是第一位太傅。
第一位太保:商朝太甲时期的伊尹为第一位太保,周武王时召公的职位也是太保。
第一位丞相:商汤时候就有相的称呼,当时伊尹为右相,仲虺为左相,他们二人是并列第一名,具体到丞相的称呼是秦武王时期,樗里疾是第一位丞相。
第一位相国:汉高祖刘邦设立的职位,第一人是萧何,原来萧何的职位是丞相,后来改称相国了。
第一位太尉:这个官职很早就有了,在尧帝的时候,舜做了中国第一个太尉。
第一位司徒:史书记载“少昊氏以鸟名官,而祝鸠氏为司徒,尧时舜为司徒。”也就是说中国第一位司徒是祝鸠氏,后来舜也担任过这个职位。
第一位司空:在舜帝的时候,设置了司空这个职位,第一个担任此职的是大禹。
第一位大司马:这也是在尧帝时候设立的官职,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大司马。
第一位大将军:周朝的时候设立六军用于征战,真正出现将军一职是在晋献公时候,而第一位有大将军称号的则是韩信。
西周为什么会封两个虢公?
1、周武王以蛇吞象的气势和气魄干掉商纣王后,为维护周王朝的统治,分封了七十多个诸侯国,其中五十多个姬姓诸侯;
2、分封这么多诸侯到天下各处,不是让他们享乐去的,而是第二轮征战,继续征服商王朝治下的各路未归顺的方国;
3、第一轮分封中,最核心的姬姓诸侯有;周、召、虢、毕四大诸侯,其中周公、召公是文臣,虢公、毕公是武将,是周王朝的擎天巨柱;
4、周王朝的直属辖区有两块:关中的镐京京畿、陪都洛邑;镐京以西就是西戎部落,洛邑以东就是中原诸侯;
所以分封西虢国(今陕西宝鸡一带)以拒西戎,分封东虢(今河南荥阳一带)以镇中原,镐京和洛邑之间分封虞国(姬姓公国,今陕西潼关一带),两翼坐镇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居中协调一边有难随时驰援,从军事地理层面上基本是万无一失的布局;
西周王朝核心疆域,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和秦岭及淮河流域之间,由西向东的地盘分布如下——
西戎+西虢+镐京+虞国+洛邑+东虢+中原诸侯+东方诸侯+东夷
5、西虢国的公爵一直持续,因为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东虢的爵位曾经降格为侯爵,可能是因为东虢国国君懈怠或者不治军伍;
6、西周分封两个虢国,一西一东,类似左青龙右白虎的护卫格局,守护西周京畿和陪都直属辖区的西界东境两大门。
7、西周末期,西虢国占据了虞国的地盘,据黄河北边的称为北虢,居黄河南边的称为南虢;原来西虢国的地盘就称之为“小虢”,加上依然存在的“东虢”,就有了名称繁杂的四虢:小虢、北虢、南虢、东虢。
8、进入春秋时期,小虢被秦国吞并,北虢、南虢被晋国吞并,东虢被东迁中原的郑国收入版图。
9、虢公的后裔移民晋国,以战功上位,获得魏邑封地,后世称为魏氏,战国时期战力一度最强的魏国,就源自这一脉。
周文帝有多少个儿子?
周文王有十七个儿子,分别是:
姬伯邑考,母太姒。姬发(周武王),母太姒。姬鲜,封于鄘国。姬旦(周公),封于鲁国。姬奭,姬度,姬振铎,成叔武,霍叔处,康叔封,郧叔武,毛叔郑,毕公高等。
周文王有多少个儿子,谁也说不清楚,有据可考的有18个,其中正妻太姒所生10个。
嫡长子姬考,嫡次子姬发,嫡三子姬鲜,嫡四子姬旦,嫡五子姬度,嫡六子姬振铎,嫡七子姬武,嫡八子姬处,嫡九子姬封,嫡十子姬载。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儿子:郜叔、雍叔、毛叔郑、滕错叔、毕公高、原叔、郇叔。
周文王可考证的儿子有17个:
1、姬伯邑考:文王姬昌之子。武王同母兄弟十人老大。母太姒。
2、姬发:周武王。同母兄弟十人二。母太姒。
3、管叔鲜(姬鲜):武王弟,封鄘国。一说封地在管。武王同母兄弟十人老三。母太姒。
4、姬旦:武王弟,周公。其子封鲁。武王同母兄弟十人老四。母太姒。
5、姬奭:召公奭,周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
6、蔡叔度(姬度):武王弟,封卫国。一说受封蔡,后叛乱被放逐。其子胡又被封于蔡,为蔡国始祖。武王同母兄弟十人老五。母太姒。
7、曹叔振铎(姬振铎):周文王子,武王同母兄弟十人老六。母太姒。受封曹国。
8、成叔武:武王同母兄弟十人老七。母太姒。
9、霍叔处:武王弟,封邶国。武王同母兄弟十人老八。母太姒。
10、康叔封:武王同母兄弟十人老九。母太姒。
11、姬聃堣(焻季载):周文王子,武王同母兄弟十人老十。母太姒。受封於沈,建立沈国(今栳南平兴县北),后代子孙以国为姓。
12、郧叔武:周文王子。
13、毛叔郑:文王多子女,其中有个叫郑的是武王姬发的弟弟,跟随武王伐纣,灭商后被封于毛(今河南宜阳),于是被称为毛郑、毛叔郑(与周文王子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郧叔武一样)。
14、毕公高:出自姬姓,为周文王子毕公高后。毕公高封其子季孙于潘,附庸于毕国。据说其地在今陕西省北部,子孙以采邑命氏。
15、姬葡:周文王的第十七子姬葡封于郇(今山西省临城)为伯爵,史称郇伯、郇侯,建立郇国。
16、姬伯廖:周文王子。
17、姬虞仲:周文王子,其孙为周卿士,食采于樊。
古代什么样的人称公?
古汉语里的“公”都指人,春秋战国时期,一国之君都以“公”称呼
没有具体何人的,爵位是指文献中有关爵制的记载,主要见于《孟子》所举周代爵称,有天子、公、侯、伯、子、男。年代稍晚的《礼记·王制》将天子除外,子男分列,即所谓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
身居高位的天子重臣称公,所见有周公、召公、毕公、明公、井公、毛公、芮公等。可以肯定的称公诸侯,有宋公戌(宋平公)、宋公差(宋元公)、宋公(宋景公)、宋公得(宋昭公)。
另外,还有就是对敬重的人的尊称,我们古代在人与人交往过程中,有许多以显示我国传统文明的平等的“礼义称呼”。当然许多都含着“尊称”的意思。老的就常常以“XX公”来“称”,或者见面就“君”、“公”、“阁下”,还有“明公”“台兄”之类,这是碰面的双方。例如“明公”在乱世时就是对一些军阀的尊称,一些小将领对比自己等级高的人的一种称呼,可以理解为贤能的主公,也可以理解为尊敬的主公。
古代称谓公指“公爵”。
公爵:自中国先秦时代开始,已有君主赐封公爵,是周朝封建五等爵的第一等。
西周时的公国有四:宋国、虢国、州国、虞国。
周朝的公爵只封给前朝的后裔,而周公之国鲁国只是侯爵国(鲁周公本人由于是三公之一也可称“公”,但仅限其本人,而不世袭。)
之所以是这样是因为按照周朝的礼法,前朝后裔宋公、虢公、虞公等像周天子行宾礼,而齐侯、徐侯、黄侯等行臣礼。在实际上周朝与宋国等仍是君臣关系。
按照周朝的封地制度“公侯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从封地来说其实周朝是延续夏商的三等爵位,
不过将第一级在封给宋国、虢国等时予以了特殊的“宾礼”地位明显优于其它侯国。
所以在本质上周朝公爵和侯爵可以视为一级,只不过公爵的地位和待遇优越一些,正如在现代社会中相同等级的官员中有排名前后的划分。
秦、汉朝的二十等爵制内无公爵,只有汉末有魏公曹操。以后魏晋置五等爵,有郡公、县公,隋唐宋有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等,明朝有国公爵,清朝有公爵。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毕公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毕公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