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贾宪三角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贾宪三角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古代的数学最大的优点在于求解方程组吗?
中国古代数学侧重于实用(即数量关系),因而形成了以计算为准则,以数量关系重为研究对象。
在这方面是以〈九章算术〉最为体现出来的。
而西方则侧重位置空间,在这一方面起引导作用的毕达哥拉斯和柏拉图的思想为依据,在〈欧几里德几何〉这本书也体现比较明显。
我国古代数学体现算法化的优秀数学思想,曾一度辉煌,很多流传至今的古代趣味数学题,以题说法,以法传知,注重实际应用,其意义不能被忽视。我是王老师,专注于小学数学,分享解题策略,推广趣味数学,提供家庭辅导建议,欢迎大家的关注。古算中常用的有更相减损术,今有术,衰分术,方程术,盈不足术,勾股术等等,很多趣题和算法影响深远,引领我们去经历古人的思考过程,体会“寓理于算,不证自明”的巧妙。
古代数学
方程术
题主所提古代数学最大的优点时解方程组,这个有些片面。古代方程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和现在代数思维还是有不同的。方程解法应该是算术解法(今有术,盈不足术)的升级。
古代方程是一种数字方阵,虽形式不同,本质上都是消元的思想解方程。
《九章算术》“方程章”中第一个题目,实际上是一道三元一次方程题目。
上等谷3束,中等谷2束,下等谷1束,共是39斗;上等谷2束,中等谷3束,下等谷1束,共是34斗;上等谷1束,中等谷2束,下等谷3束,共是26斗,问上,中,下等谷每束各是几斗?
比例思想
比例思想才是精华,渗透于各种算法的主线,很多复杂的算式和问题借助‘率“的概念,化繁为简,展示古人解题思想的巧妙,至今依然是一种常见的小学数学解题策略。
今有兔,先行一百步,犬追之两百五十步,不及三十步止,问犬不止,复行几何步及之?
利用相同时间内两种动物走的路程比不变来解题,x:30=250:70
比例思想是小学数学的压轴知识,并不只是算术的解法,更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比如几何模型i基础都是比例模型。
结束语:古代数学要从算法中去提炼数学思想,才能感悟其博大精深,才能古为今用,发扬光大,多思路解题才能灵活运用各种数学思维,以上!
欢迎关注王老师头条号及悟空问答
学习更多好玩有趣的数学学习方法
中国数学和外国数学不同,外国数学有未知数,也就是先假设某个或者某几个数不知道,列出一些称为方程的数量关系,然后用数量代换来解方程。这种方法其实很简单,求解代换也比较固定。中国的算术求解方法注重推演,这种求解方法可能要复杂一些,但能够很好地解释每一步是怎么得来的,更通俗易懂。
数学其实没什么太神秘的,古代数学主要是一些整数之类的数量关系,近现代数学进步的基础是微积分,在微积分的基础上有了一些总结和演化,仅此而已。很多人首先没搞清楚数学是什么,或者数学的总体结构是怎样的,所以才会对数学望而生畏,越学越迷糊,数学其实是很贴近生活的,每一个数学分支都有对应的应用场景。想想当初1+1=2怎么理解的,现在就怎么理解,数学难学可能也跟教材不注重讲解本质有关。
中国古代数学侧重于实用(即数量关系),因而形成了以计算为准则,以数量关系重为研究对象。
在这方面是以〈九章算术〉最为体现出来的。
而西方则侧重位置空间,在这一方面起引导作用的毕达哥拉斯和柏拉图的思想为依据,在〈欧几里德几何〉这本书也体现比较明显。
其他的方面论据,就这些两本书为基础,慢慢思索吧。
二次项系数表谁提出的?
二项式系数表为在我国被称为贾宪三角或杨辉三角,一般认为是北宋数学家贾宪所首创。它记载于杨辉的《详解九章算法》(1261)之中。在阿拉伯数学家卡西的著作《算术之钥》(1427)中也给出了一个二项式定理系数表,他所用的计算方法与贾宪的完全相同。
杨辉三角经典例题?
这个三角形的构造法则为:两腰上的数都是1,其余每个数均为其上方(左右)两数之和.
事实上,这个三角形给出了(a+b)^n(n为正整数)的展开式(按a的次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系数规律.
例如,在三角形中第三行的三个数1、2、1,恰好对应(a+b)^2=a^2+2ab+b^2展开式中各项的系数;第四行的四个数1、3、3、1,恰好对应着(a+b)^3=a^3+3a^2b+3ab^2+b^3展开式中各项的系数等等。
通过杨辉三角,我们可以解决一些数学问题,比如涉及到找规律的问题和赋值法的使用。
例题1:
如图,在“杨辉三角”中,除每行两边的数都是1外,其余每个数都是其“肩上”的两个数字之和,例如第4行的6为第3行中两个3的和.若在“杨辉三角”中从第2行左边的1开始按“锯齿形”排列的箭头所指的数依次构成一个数列:a1=1,a2=2.a3=3,a4=3,a5=6,a6=4,a7=10,a8=5…,则a99+a100的值为( )
解:由图可得,第偶数项对应的数是一些连续的自然数,从2开始,第奇数项对应的数是一些连续的整数相加,从1开始,
∴a99+a100=(1+2+3+…+50)+[(100÷2)+1]=1275+51=1326,
例题2:
如图是中国宋代的“贾宪三角”又称“杨辉三角”,比欧洲的“帕斯卡三角”早近600年,它揭示了二项式乘方展开式的系数规律.观察下列各式及其展开式,请猜想(a+b)^10展开式中所有项的系数和是( )
解:当n=1、2、3、4、…时,(a+b)n展开式的各项系数之和分别为2、4、8、16、…,
由此可知(a+b)^n展开式的各项系数之和为2^n,所以(a+b)^10展开式中所有项的系数和是2^10=1024.
然后,看一下赋值法的使用:
分析:第1小问,观察式子可以发现,应该是a+b的5次方,并且a为2,b为-3,可以利用赋值法另a=2,b=-3,那么得到(2-3)的5次方,答案是-1;
第2小问,分别另x=1和x=-1进行求解。
这就是赋值法的使用。
什么是杨辉三角?
杨辉三角形,又称贾宪三角形,帕斯卡三角形,是二项式系数在三角形中的一种几何排列,古称“开方作法本源图”。
杨辉三角的历史
北宋人贾宪约1050年首先使用“贾宪三角”进行高次开方运算。最早出现在《宋史·艺文志》中贾宪所著的《黄帝九章算法细草》九卷,书已无存,但其许多内容为100多年后的南宋数学家杨辉1261年撰写的《详解九章算法》之中,故又称为杨辉三角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贾宪三角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贾宪三角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